隨著新興大國的崛起,全球局勢動蕩不安,應該說,這是新秩序形成之前的正常現象,但人們還是希望能夠“平穩過渡”,最好不要爆發“大戰”。據《北京日報》5月2日的報道,美國空軍對外證實,一批退役的F-16戰機正被運往烏克蘭,以便為烏空軍補充該戰機的零部件,使其能夠有效對抗俄羅斯。在此之前,歐洲各國已承諾援助烏克蘭大約85架F-16戰機,俄軍如臨大敵,千方百計將其摧毀。
按照美軍的說法,這批退役F-16戰機來自著名的“飛機墳場”,在發往烏克蘭之前,已經對其進行了拆卸,并缺乏雷達、發動機等關鍵部件,因此“無法重新組裝用于作戰用途”。但由于烏克蘭已經或者即將獲得來自歐洲的“數量可觀”的F-16戰機,因此,這批美軍“退役戰機”的到來,能夠在支持烏克蘭F-16機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更何況,很難講美國在向烏克蘭運輸這批退役戰機時,會不會“夾帶私貨”。
大家知道,特朗普上臺的第一件事,就是著手推動俄烏停火,在此過程中,特朗普是具有明顯傾向性的,所以他曾在白宮“咆哮”來訪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其“手中無牌”就不要瞎比比,老老實實地與普京簽署“城下之盟”。美烏領導人“大吵一架”之后,美國一度切斷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迫使澤連斯基不得不“低頭認錯”,為何現在特朗普又開始恢復對烏軍援,而且還是拿出了退役的F-16戰機?
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方面,烏克蘭政府最終同意與美國簽署所謂的“礦產協議”。5月1日,烏第一副總理斯維里堅科與美國財長貝森特簽署了《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該協議規定,美國獲得烏克蘭油氣、礦產資源以及關鍵基礎設施的一半收入分成。而作為交換,美國同意恢復部分軍售,正是在此背景下,美軍才將退役F-16打包運到烏克蘭,以彌補其“戰損”之不足。
另一方面,特朗普正在對普京失去耐心,恢復對烏軍援,是一種可以理解的施壓手段。據觀察者網4月27日的報道,特朗普總統與澤連斯基借著出席方濟各教皇葬禮的機會,舉行了“面對面”的短暫會晤。會后,特朗普罕見炮轟俄總統普京,稱普京“也許并不想停止戰爭”,他此前表現出來的“和談姿態”可能只是在“敷衍我”。很顯然,在普京“要價太高”的情況下,恢復甚至擴大對烏軍援,是一種施壓的方式。
那么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特朗普此前斡旋俄烏停火的行為,到底是為了訛詐烏克蘭的“礦產協議”,還是真的希望平息俄烏戰火?應該說,特朗普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俄烏停火的。原因很簡單,俄烏交戰三年多,傷亡百萬,造成上千萬流離失所,對此,歐洲調停不了,中國撮合不成,拜登無所作為,而如果特朗普一上臺,就能讓這場戰爭結束,無疑將讓他在美國乃至全球獲得“很高的聲望”,而特朗普“最愛面子”。
此外,咱們曾經說過,特朗普“二進宮”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打斷”中國崛起,他自己也毫不避諱地表示,相信自己能夠讓中俄“分裂”,在斡旋俄烏停火期間,就曾大談西伯利亞地廣人稀,而中國蒸蒸日上,可見其急于“離間”中俄。因此,“聯俄制華”是特朗普固有戰略,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要實現俄烏停火,所以歸根究底,特朗普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希望俄烏停火,而不是“訛詐”烏克蘭。
而之所以最終與基輔簽署了所謂的“礦產協議”,恰恰是因為斡旋俄烏停火“不順利”造成的,以特朗普的“商人性格”,能夠達到最終目的,固然是“皆大歡喜”,就算做不到,那也要實現“小目標”,這樣“總不會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