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把上市公司當成了自家“小金庫”?
作者 | 趙普
編輯丨高巖
來源 | 野馬財經
上市公司的“錢袋子”變成了實控人的“小金庫”?近日,塞力醫療實控人私自占用公司資金且不按規定披露的違法行為被處罰。
4月23日晚,塞力醫療(603716.SH)公告顯示,因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及資金占用、未按規定披露重要合同,塞力醫療、實控人溫偉及多名董監高人員被處罰,罰款總額超千萬。
值得注意的是,塞力醫療實控人溫偉在2020年~2022年期間,每年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均超1億元,主要用于歸還個人股票質押借款的本金利息。與此同時,塞力醫療的短期債務、投資項目、融資利息各項都需大量資金支持,現金流壓力較大。
2024年底至2025年,塞力醫療募投項目延期、放緩,募集資金未能按時歸還,主體評級下調等事件先后出現,流動性風險和償債壓力進入公眾視野,SPD(醫用耗材供應鏈集約化管理)等投資項目未能按期實現預期收益。這些新情況的出現,讓實控人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問題引發更多關注。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實控人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資金不僅會造成上市公司日常經營流動性的短缺或資金風險,也是一種侵害其他股東權益的行為,違規披露說明實控人明知這種行為屬于違法違規而故意實施,更加惡劣。
去年10月到今年3月13日,塞力醫療股價曾一路震蕩上行,股價從7.1元/股上漲至14.62元/股,但隨后開始一路下跌。上述實控人被處罰的消息發出后,塞力醫療4月24日股價下跌4%至9.36元/股,相比今年以來14.62元/股最高值,跌幅高達35.98%。但4月25日受AI醫療概念股影響,公司股價漲停,目前股價10.3元/股,總市值約19.67億元。
實控人溫偉被處罰,
塞力醫療多次違規暴露管理漏洞
據湖北監管局給塞力醫療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期間,塞力醫療通過向關聯方或第三方支付保證金、提供借款等名義,為控股股東賽海(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賽海健康”)提供資金,主要用于實控人溫偉歸還股票質押借款本金利息,構成了關聯交易及非經營性資金占用。
“天眼查”股權關系顯示,賽海健康持有塞力醫療10.75%股份,為塞力醫療控股股東;溫偉持有賽海健康67.86%股份,并直接持有塞力醫療4.79%股份。溫偉是塞力醫療、賽海健康的實控人。
具體來看,溫偉實控的賽海健康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占用資金分別約1.21億元、1.32億元、1.15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賽海健康已全部償還上述占用資金及利息,2022年年底占用余額為0元。
來源:公司公告
讓投資人感到驚詫的是,塞力醫療直到2023年4月27日才并對上述關聯交易、資金占用情況進行披露,導致2020年年報、2021年年報以及2022年半年報存在重大遺漏。
塞力醫療證券事務處相關人員回復投資人詢問時稱,投資人如果認為自己權益受損,可以提供材料證明損失情況,但并未承諾是否會給予補償。
此外,2022年10月28日,塞力醫療控股子公司山東潤誠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與鞠星國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約定將持有的淄博塞力斯51%股權無償轉讓給鞠星國指定的第三方山東世紀開源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這一股權轉讓對塞力醫療2022年度歸母凈利潤的影響約為-1200萬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利潤(-4950.57萬元)的24.24%。塞力醫療應當及時披露該情況,但公司遲至2023年4月4日才予以披露。
針對以上兩項違法違規行為,湖北證監局對塞力醫療、溫偉等責任人給予警告,并合計罰款1785萬元。
來源:罐頭圖庫
這并不是塞力醫療首次出現違法違規問題。
前不久的4月1日晚間,塞力醫療還因未按期歸還暫時補流的募集資金,被上海證券交易所通報批評并被湖北證監局責令改正。
此外,在2021 年 12 月,塞力醫療涉及與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的買賣合同糾紛,涉案金額較大。但塞力醫療卻未及時披露該訴訟事項,直至 2022 年 12 月才進行公告,構成信披違規,因此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
沈萌認為,上述處罰曝光了塞力醫療在治理結構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管理問題,內部合規監管是塞力醫療需要加強和改善的地方。
短債高企、現金吃緊,
實控人股權質押超90%
據塞力醫療公告顯示,溫偉占用上市公司資金是為了持有塞力醫療股票,但引發投資關注的是,同期塞力醫療的現金流狀況并不寬裕。
據“野馬財經”梳理,溫偉質押股票取得的借款主要用于個人認購塞力醫療股票。
2017年塞力醫療向中國證監會申請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并在2017年12月獲得中國證監會批準。2018年,溫偉通過賽海健康將持有的塞力醫療股票質押融資2億元,以23.31元/股參與認購塞力醫療2018年非公開發行股票858萬股。
2020年至2022年期間,賽海健康更換質押股票的融資出資方,在此過程中需還款周轉,而溫偉基于對塞力醫療股票價值的信心未進行減持還款,所以占用塞力醫療的資金用于償還個人借款。
來源:罐頭圖庫
財報顯示, 溫偉在2020年期末持有塞力醫療963.42萬股,質押740萬股,質押比例76.8%;在2021年期末沒有質押股票;2022年上半年末質押股票481萬股,質押比例接近50%。
雖然溫偉已經償還占用公司的資金和利息,但目前溫偉和賽海健康質押的股份比例仍然很高。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溫偉直接持有塞力醫療963.42萬股,其中質押股份數量915萬股,質押比例高達94.97%,賽海健康質押股份1580萬股,質押比例也高達73%。在股票質押融資中,質押比例越高,面臨的平倉風險就越大,而實控人高比例質押股份,還存在控制權變更的不確定性。
根據 Wind 提供的最新數據,賽海健康2024年5月27日的質押記錄中曾明確披露,該筆質押涉及110萬股股份,質押當日收盤價為9.36元/股,平倉線設定為536.69萬元。質權方為湖北瑞和資本運營有限公司,質押截止日期為2025年5月26日。
來源:罐頭圖庫
在溫偉占用公司資金的同時,塞力醫療在2020年-2022年的短期借款分別為6.95億元、6.9億元、7.79億元,貨幣資金分別為6.62億元、4.74億元和3.95億元,短期債務償還壓力較大。
此外,2020年-2021年,塞力醫療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是994.4萬元、-1.34億元,2022年勉強回正,但也僅為2812萬元。
2022 年塞力醫療財務費用 8835萬元,同比增長 15.33%,其中利息費用占 9876 萬元,加劇利潤壓力。從2020年到2022年,塞力醫療凈利潤連續3年下降,2021年和2022年更是分別虧損4951萬元和1.54億元。
到了2024年,塞力醫療的現金流狀況并未明顯改善,且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還將虧損2.1億元~2.5億元。
來源:罐頭圖庫
2025年2月18日,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證鵬元”)將塞力醫療主體信用等級及“塞力 轉債”信用等級由BBB+下調至BBB-,評級展望為穩定。
中證鵬元的評級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9月末,塞力醫療總債務規模11.01億元,其中短期債務5.17 億元,但同期末公司現金類資產為3.37億元,無法有效覆蓋短期債務償還。截至2025年2月12日,“塞力轉債”余額為4.18億元,且已進入回售期,公司面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和償債壓力。
項目放緩、募集資金逾期未還,
塞力醫療能否轉型成功?
面對近年來的持續虧損,塞力醫療表示,公司正處于戰略轉型,著力推動傳統醫療供應鏈服務向醫療智能化轉型升級。
塞力醫療的傳統核心業務為SPD項目與 IVD(體外診斷),但SPD項目與IVD項目均屬于資金密集型業務,具有前期投入高、實施周期長等特點,對資金占用比較大。目前,塞力醫療多個募投項目出現放緩或延期,這導致部分業務無法按期實現預期收益。
塞力醫療曾通過在2018年非公開發行股票、2020年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塞力轉債)的方式,分別募集資金6.08億元、5.33億元,主要用于投資IVD、SPD、研發辦公大樓及倉儲建設等項目,但這些項目均已延期或暫緩。
其中,IVD業務曾延期至2024年12月31日,后又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建設項目前期延期至2024年12月31日,本次暫緩實施;SPD業務本次從2024年12月31日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
來源:罐頭圖庫
此外,上述募集資金中,除了投入募投項目的資金外,其余資金均被塞力醫療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但因逾期未歸還,被上交所發函問詢歸還計劃。
塞力醫療回應稱,公司計劃于2025年3月前歸還IVD募投項目用于補流的17250萬元,剩余32550萬元計劃于2025年12月前歸還,還款來源主要為加大應收賬款回收力度和子公司股權轉讓的相應款項回收。
此外,塞力醫療董事會還于2023年8月29日審議通過,公司使用不超過3.9億元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使用期限自審議通過之日起不超過12個月。
但截至目前,塞力醫療只在2023 年12月29日、2024年12月30日和2025年2月27日分別歸還了1600萬元、800萬元和3000萬元,該次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剩余3.36億元尚未歸還。
塞力醫療2月28日公告顯示,目前累計未歸還募集資金合計為4.68 億元。
來源:罐頭圖庫
中證鵬元分析稱,塞力醫療的醫院客戶回款周期仍較長,流動性持續緊張,導致占用的募集資金未能及時歸還。雖然,塞力醫療主動收縮部分占款嚴重的IVD業務和出售業務回款相對較慢的子公司股權,但此舉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塞力醫療在該區域市場的后續業務開展,進而導致公司收入規模持續下滑。
國藥集團新疆新特藥業有限公司采購副總監在“脈脈”上以“吟舟”為名發文表示,商業公司在 SPD 項目中的投入往往難以獲得預期的回報,且面臨諸多挑戰。他以華東某商業公司為例稱,該公司投入 1.2 億元建設 SPD 系統,但醫院僅支付年服務費 1200 萬元,投資回報周期超過 10 年。
與此同時,塞力醫療籌資活動現金流入也從2020年的20.25億元下降至2023年的9.09億元,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則只有3.48億元,同比下降30.95%。
塞力醫療2024年第三季度末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約16.09億元,同比下滑2.77%;而在2022年-2023年則分別為23.16億和22.3億元,分別同比下滑8.81%和3.71%。
來源:東方財富網
被問及未來改善公司業績的措施時,塞力醫療證券事務相關負責人對投資人表示,公司正積極布局AI醫療領域。
目前,塞力醫療以 “醫療智慧供應鏈運營” 為核心,共布局了醫療集約化服務、自主體外診斷(IVD)和智慧醫療解決方案三大業務。
塞力醫療有著“中國醫療智慧供應鏈領域先行者”的美譽,去年3月21日,塞力醫療在官微宣布,正式啟動鴻蒙原生應用開發,在SPD等業務中采用華為的智能物流技術,對醫療物資的調配過程進行精準控制,實現全程智能化管理,提高醫療物資的調配效率和準確性。,
塞力醫療也因此被市場冠以“人工智能+醫療大數據”為基礎的智慧醫療綜合體系建設供應商,成為了繼潤達醫療后的第二家“華為概念股”。
來源:罐頭圖庫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智慧醫療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的,但競爭非常激烈,醫療企業、互聯網大廠以及相關技企業都紛紛加入,典型的如華為、騰訊、阿里,都已經布局AI醫療這條賽道,注定開局就是激戰,數據、技術、資源以及資金的積累是提升企業AI醫療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這就意味著公司要使用大量的資金用于臨床研發、吸引人才等,需要持續的投入。總體來看,這個行業的方向還是非常有前景的。” 張毅分析稱。
無論是SPD、IVD還是AI醫療,塞力醫療要想成功轉型,還要把資金集中用于業務和技術領域,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留一席之地。
你對實控人占用公司資金怎么看?評論區聊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