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的湟魚泛濫成災,為何無人敢吃?一位50多歲的老漁民告訴我:青海湖里有12.03萬噸湟魚,隨手就能捕撈到,但當地人就是不吃。這是為什么呢?
青海的湟魚泛濫到了跳起來就能撲進人們的懷里,甚至一點都不怕人,十分溫順,手伸進水面拿出來就是一條魚,這對中國人來講是一個莫大的誘惑,但奇怪的是,中國人最愛吃,就是對湟魚熟視無睹,硬是沒有人說吃湟魚的,這是中國人變性了嗎?
中國人最愛吃,從毛蛋到昆蟲,再從各種野菜野花,再到發酵的豆汁,每一種對外國人來說都是極端的挑戰,但中國人卻吃的很香,仿佛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夠阻擋中國人的饕餮巨口。
按照這樣的想法來說,湟魚在所有魚類中是極品,通身細膩無鱗,不需要人們費太大的功夫,同時因為青海湖是鹽湖,湟魚本身不會有太多的腥味,從哪種方向來說,湟魚都是人們最滿意的一種品種。
本質上湟魚還是一種鯉魚,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沒有腥味、不需除磷的鯉魚到底是什么味道,甚至更夸張一點的,沒有寄生蟲的湟魚是什么味道,從環境的角度來說,湟魚不僅適合熟吃,甚至也適合生吃,生魚片。
鯉魚的數量龐大,在青海湟魚也不逞多讓,倘若在每年3、4月份去往青海,就會看到非常絢麗的景象,成群結隊的湟魚擠在河道小溪里,逆流而上,密密麻麻的甚至都看不到水底,不斷有湟魚魚躍出來,可以說當地人捕撈湟魚是非常輕松的。
但當地人不對湟魚下手也是有原因的,最重要的說法就是,湟魚是國保動物,倘若對湟魚下手,輕則拘留罰款,重則坐牢。
湟魚并不是一開始就是保護動物的,在上世紀末期,湟魚也曾是青海湖人民最重要的肉食,但好景不長,由于大規模的出手,湟魚大幅度減少,甚至一度到了瀕危,青海湖實在是太清澈了,讓人們捕撈湟魚根本沒有任何難度。
但青海湖本身脆弱,湟魚的瀕臨滅絕影響的不只是湟魚,當地察覺到這個問題之后,也緊急進行補救,派遣專家進駐青海湖,修復食物鏈,保證湟魚的正常發展。
但湟魚的恢復很難,按年成長,能夠將湟魚恢復到青海湖泛濫的地步,是居民共同的努力了,經歷過環境被破壞,所以才會更加珍惜青海湖的環境。
久而久之,附近的居民就形成了共識,湟魚不能成為人們餐桌上的食物,甚至也不能開放捕撈期,禁漁期,一旦放開這個口子,恐怕沒幾天,整個青海湖的湟魚就會消失一空。
不能小看漁民的速度,也不能高看其他人的道德品質,在當地人保護和法律法規的共同約束下,湟魚總算將原有的魚數量恢復過來,甚至出現不怕人的現象,真正人與自然相互融合,這也是人與生態共存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
信息來源:光明網:拯救瀕危湟魚青海湖如何再現半河清水半河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