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消費行業中哪一個賽道更具有發展潛力?
現代的消費者追求的不是“快感”,而是“愉悅感”。第三消費社會之前的人類以“物”為焦點,而第四消費社會中人類以“人”為焦點。
對于人類來說,重要的不是消費了什么,而是和什么人一起做了什么。
雖然不知道哪個賽道比較好,但電商會進一步增加吧。嬰兒潮世代會成為今后的老年人,需要面向這些人群,當然前提是,必須要尊重個人的判斷。
對于某一個品類會出現新商品,當前社會老齡化加劇,大家更加注重健康,對應的是市場的變化,更多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基于個體情況的多元化、個性化,改變了商品的使用方法。
比如,面向老年人不是說賣老年人的商品,而應該賣“年輕化”的商品。
未來10年,人們已經不再是單純購買物質的消費者,開始追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想要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與其不斷購買新產品并私有化,不如通過借用、修繕、共有現有事物更合算。或許今后能扭轉企業銷售下降趨勢的仍是共享型經濟。
Z世代的年輕人能產生新的美學,也有較強的審美力。這似乎會增加新的消費,但舊的消費會相應減少,所以整體消費并沒有增長。要增加消費規模,就必須提高收入。
基于以上,和大家梳理一下我對于未來中國消費趨勢的認知。
第一,比較確定的趨勢就是高齡化、老齡化。
中國和日本不太一樣的地方是比較早地就意識到這個趨勢會帶來很多問題,所以要盡早應對。
第二,更需要多樣化。
如果沒有多樣化這個社會會飽和,而且如果不多樣化,也不能制造出能夠輸出到海外的、有特色的產品?,F在很遺憾地說,在全球人看來,特別感受到中國魅力的產品還不多,所以我們可能更加需要好好地去思考什么是中國特色。
第三,隨著生活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好,大家會逐漸注重精神追求。
所謂精神上的追求更多是簡約,剛才說到中國特色,是不是中國的特色和審美與簡約是相悖的呢?
總之,未來中國需要更多多樣化的產品、多樣化的設計、多樣化的審美和價值觀。
當然,中國未來也會從第三消費時代走向第四、第五消費時代,而且速度可能快于日本。
5月18日-5月24日,我們將帶著黑馬的同學們,一起去日本學習:
低增長時代催生出的“日本模式”
揭開孤獨社會隱秘的增長新商機
并邀請到三浦展老師本人,現場面授日本在低增長、少子化、高齡化背后,怎樣孕育出如此多行業的領軍企業?
包括“服裝性價比之王”優衣庫、“零售便利之王” 711、“健康美膚之王” DHC、“科技陪伴之王” GROOVE X 等企業。
7天時間,讓我們共同預見未來20年中國消費市場的業態創新機會。
日本游學名額僅剩1個,文章末尾掃碼,即可報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