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劃重點:為什么比亞迪秦L DM-i被誤認為是增程式?
最近比亞迪發布的秦L DM-i,因為后排地板純平的設計被猜測“取消傳動軸,發動機只發電”,有人直接蓋章它是增程式電動車。但!這種僅憑設計細節就下結論的言論,真的不負責任啊!
其實,插混和增程的核心區別在于發動機是否直接驅動車輪。秦L DM-i作為插混車型,發動機仍能在高速時直驅車輛,而增程的發動機只是“充電寶”。所以,后排純平≠增程式!選車別被表象迷惑!
技術原理大拆解:插混和增程到底差在哪?
1??插混(PHEV):油電雙修,靈活切換
- 工作原理:發動機和電機都能驅動車輪,可純電、可燃油,還能油電協同。高速時發動機直驅,能耗更低。
- 技術難點:需要復雜的動力耦合系統(比如比亞迪DM-i的EHS電混系統),研發門檻高,傳統大廠才有實力玩轉。
2??增程(EREV):電動車+充電寶,簡單純粹
- 工作原理:發動機只發電,全程靠電機驅動。適合城市通勤,但高速能耗高(能量轉換損耗大)。
- 技術優勢:結構簡單,新勢力車企更易上手(比如理想、問界)。
一句話總結:插混是“油電雙修的全能選手”,增程是“純電車的續航保鏢”。
??能耗&動力體驗:誰才是高速王者?
- 高速場景
- 插混:發動機直驅,油耗≈燃油車(甚至更低),動力響應快。
- 增程:發動機發電→電機驅動,能量損耗多,油耗可能比插混高20%!虧電時加速還慢。
- 市區場景
- 兩者都能純電行駛,但增程的大電池(如理想L9的40kWh)續航更長,充電頻率更低。
結論:經常跑高速選插混,市區代步選增程!
可靠性&適用性:誰更“抗造”?
- 增程的軟肋:電池/電機故障=趴窩!發動機無法直驅,只能叫拖車。
- 插混的保險:電池掛了?發動機還能直驅,至少能開到維修廠。
- 極端環境:低溫/高海拔地區,插混的燃油系統適應性更強,增程可能因電池活性下降續航“腰斬”。
適用人群:
- 增程黨:有家充樁、少跑長途、追求純電體驗的都市青年。
- 插混黨:充電不便、常跑高速、需要“雙保險”的務實家庭。
車企技術路線:新勢力vs傳統大廠
- 新勢力(理想、問界):偏愛增程,結構簡單+研發周期短,快速搶占市場。
- 傳統大廠(比亞迪、長安):深耕插混,靠技術積累實現油電同價。
- 未來趨勢:多元化并行!長安甚至推出“超級增程+插混”雙路線,滿足不同需求。
選車終極指南:3步鎖定你的本命車型!
1??看用車場景:
- 市區通勤+有家充→增程(續航長,充電少)。
- 長途高速+充電難→插混(油耗低,不焦慮)。
2??看技術實力:
- 選插混認準大廠(比亞迪DM-i、吉利雷神、長安智電iDD),技術更成熟。
- 增程優先選銷量高的品牌(理想、問界),售后更有保障。
3??看預算&配置:
- 同價位下,增程電池更大(純電續航長),插混動力更強(高速表現優)。
最后說點真心話
新能源車的本質是“解決問題”,而不是站隊技術路線。沒有最好的車,只有最適合你的車!
如果你是科技控,不妨等等未來的“插混+增程二合一”黑科技;如果急著買車,記住:
- 要省心:選插混,油電雙修無短板。
- 要極致體驗:選增程,城市通勤像純電。
評論區聊聊:你更站插混還是增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