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周匯
谷雨潤新----蓄力向夏
歲月如梭,轉眼間,
快樂圓滿的一周已成過去式,
請滑動指尖,查收屬于這周的高光時刻吧!
要聞列表
4月24日
?學校2025年田徑運動會盛大開幕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舉辦誠信感恩教育特色活動 ?外國語學院開展“誠信為本 感恩有你”系列主題活動
4月25日
?機電工程學院舉行2025年春季專場招聘會
?師范學院開展國家安全青春守護主題活動
?繼續教育學院聯合袁家畈社區開展志愿活動
4月27日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成功舉辦“數字IP江童·知識產權與長江生態保護”主題趣味活動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舉辦誠信感恩教育特色活動
4月23日,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在中門廣場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誠信感恩教育特色活動。本次活動吸引了全校各學院近200名學生踴躍參與,現場氣氛熱烈,成效顯著。
活動伊始,“誠信感恩知識快閃競賽”便迅速點燃現場熱情。工作人員手持寫滿誠信感恩相關問題的文檔,隨機邀請路過的同學參與挑戰。題目涵蓋古今中外的誠信感恩故事、名言警句,以及當代社會的誠信行為案例等。參與競賽的同學神情專注,在規定時間內快速思考、作答。來自我院的李同學在成功答對全部題目后興奮地表示:“原本以為只是簡單的問答,沒想到題目這么有趣,通過答題我學到了很多新知識,對誠信和感恩也有了更深的理解。”這種即時反應的知識競賽不僅考驗了學生們的知識儲備,更在緊張刺激的氛圍中激發了大家的學習熱情,讓誠信與感恩的種子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芽。
與此同時,“誠信感恩主題簡易涂鴉”活動區域同樣熱鬧非凡。廣場上擺放著大畫布和色彩豐富的涂鴉顏料,吸引了眾多同學駐足參與。同學們充分發揮想象力,用畫筆在畫布上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作品。有的同學畫下了象征誠信的天平和秤砣,寓意著公平公正;有的同學創作“感恩之心”,用鮮花和彩帶裝點,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對父母、師長和社會的感恩之情。活動現場充滿了濃厚的藝術氛圍和積極向上的情感,進一步加深了同學們對誠信和感恩的認識和體會。
此次誠信感恩教育特色活動將知識學習與藝術創作有機結合,以寓教于樂的方式讓誠信感恩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未來,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將繼續創新教育形式,開展更多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培養德才兼備的新時代人才貢獻力量。
外國語學院開展“誠信為本感恩有你”主題活動
為進一步發揮資助育人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關鍵作用,弘揚誠信感恩文化,外國語學院于3月—4月開展了“誠信為本、感恩有你”系列主題活動。活動立足英語學科特色,將誠信感恩教育與專業學習、文化傳承、價值引領深度融合,推動資助政策精神浸潤校園,激勵外語學子踐行誠信、傳遞感恩。
一、“書聲瑯瑯,心靈滋養”誠信感恩雙語晨讀活動
3月14日清晨,誠信感恩雙語晨讀活動率先啟動。外院學子用流利的中英文朗讀著《論語》中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富蘭克林的“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等中外經典箴言。在朗朗書聲中,學生們不僅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更在字里行間感受到了誠信與感恩文化的深厚底蘊,體會到了誠信感恩在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價值。
二、“執筆書誠信,落墨載感恩”書法比賽
3月份的書法比賽以中、英、日多語種創作為亮點。參賽學生們揮毫潑墨,以筆為媒,以墨為韻,巧妙融合水墨竹影、浮世繪等元素,中外經典格言、名人箴言以及自身感悟躍然紙上,用獨特的書法藝術形式傳遞誠信力量。一幅幅作品行云流水,生動詮釋了誠信與感恩的深刻內涵。
三、“誠信立身,感恩同行”主題演講比賽
4月15日,外國語學院在X2-113室成功舉辦“誠信立身,感恩同行”主題演講比賽。比賽中,選手們結合專業學習與志愿服務經歷,分享了在誠信考試、學業幫扶、社會服務中傳遞溫暖的故事,他們用真摯的語言表達對國家助學政策的深切感恩,更以青春誓言許下誠信踐諾的堅定信念。
四、“紅色之聲·感恩之行”英語微視頻比賽
比賽以英語為橋梁,講述中國故事;以鏡頭為載體,傳遞時代精神。參賽作品以黨史中的誠信感恩故事為主線,從李大釗對革命信仰的堅守,到紅軍戰士與百姓之間“半條棉被”的深情厚誼,再到當代誠信模范的暖心故事。選手們通過中英文解說、情景演繹、創意剪輯等多種形式,讓紅色記憶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也讓更多學生了解和感受到誠信與感恩的力量。
五、誠信教育主題班會,誠信還款承諾
4月,各班召開“誠信感恩”主題班會,通過系統解讀國家資助政策與金融征信體系,結合學業誠信與防詐騙警示教育,引導學生在政策關懷中筑牢誠信根基,提升金融風險辨識能力。
為了讓受資助的2025屆畢業生帶著誠信與感恩踏上新征程,4月21日,學院在求實“一站式”學生社區102室開展誠信教育及簽訂誠信承諾書活動。通過現場演示畢業確認操作流程、模擬制定還款計劃,集中組織簽訂誠信承諾書,將契約精神具象化為“按時履約、回饋社會”的成長宣言。
本次“誠信為本、感恩有你”系列主題活動將誠信感恩教育巧妙融入專業學習、藝術表達與日常行動,實現了“資助+育人”的有機結合,這些活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更是一次深入心靈的德育滋養。未來,外國語學院將持續深入探索資助育人新模式,通過挖掘更多教育資源、搭建更廣闊的實踐平臺,引導學生在誠信感恩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講誠信、知感恩”的堅定踐行者和傳播者。
機電工程學院舉行2025年春季專場招聘會
4月24日下午,機電工程學院聯合電氣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在K1四樓舉行2025年春季專場招聘會,學校招生與就業工作處處長羅建軍、副處長董永輝、機電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楊菁親臨現場指導。捷技(上海)有限公司、永康市啟慧機器人有限公司、利星行機械(武漢)有限公司等十余家用人單位參加此次招聘會。
當前社會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同學面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學院就業工作也面臨很大的挑戰。機電學院從同學就業意向地區、意向單位性質、意向薪資水平、意向就業崗位等方面去深入了解他們的就業心態,幫助同學們準確定位,隨后學院相關老師積極地與用人單位取得聯系。據悉,參加本次招聘會的用人單位來自全國各地,提供崗位400余個,到場同學100多人,現場達成意向30余人,同學們積極地與自己意向的公司溝通交流,遇到拿不定主意的,學院相關老師也會耐心給予建議。
此次招聘會的舉辦得到了學校招生與就業工作處的大力支持,接下來,學院將持續為畢業生開拓就業渠道,深化校企合作,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畢業生提供更多優質企業和就業崗位,全力促進我院2025屆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師范學院開展國家安全青春守護主題活動
春潮涌動的四月,一場以“國家安全,青春守護”為主題的教育熱潮席卷校園。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師范學院精心打造“三個一”國家安全教育工程,通過演講比賽、主題班會、師生座談會等多元形式,將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種子播撒在青年學子的心田。
以聲傳情,激揚青春護國志
4月7日晚,一場以“青春護國安,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在J3-102教室啟幕。師范學子以鏗鏘之聲詮釋時代擔當,從生物安全到數據邊疆,從歷史鏡鑒到未來圖景,智慧的火花在講臺上競相綻放......這些浸潤家國情懷的青春之聲,既是對百年變局的深刻洞察,更是新時代青年擲地有聲的宣言。
以學筑基,厚植安全新理念
4月1日至10日,一場覆蓋師范學院的沉浸式學習體驗由此展開。主題班會上,反間諜普法短片的驚心動魄、典型案例的抽絲剝繭、分組研討的思想碰撞,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等法律法規具象化為可感可知的生動實踐。當抽象的法律條文化作身邊的安全密碼,當國際視野碰撞青年責任,這場潤物無聲的法治浸潤,為莘莘學子筑起守護家國的精神長城。
以行踐諾,共繪平安同心圓
4月17日正午時分的座談會上,思想的清泉在師生對話間潺潺流淌。師范學院輔導員申夢杰老師以校園電動車安全為切入點,將國家安全教育的宏大敘事落筆于日常生活的橫豎撇捺。從識別電信詐騙的“火眼金睛”到甄別網絡謠言的“思維濾網”,師生們在案例推演中打磨安全素養,在獻計獻策中熔鑄責任擔當。這場充滿思辨色彩的對話,讓安全防線在智慧碰撞中不斷延伸。
隨著系列活動的圓滿收官,國家安全教育已在校園沃土扎下深根。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識蛻變,從知識接受到行動自覺的認知躍升,師院學子正將家國情懷熔鑄為守護平安中國的精神基因。未來,師范學院將持續創新“情境浸潤+實踐養成”的教育模式,讓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育人全過程,激勵青年一代以清醒頭腦應對百年變局,以時代使命守護盛世安寧,以青春之我筑就國家安全鋼鐵長城。
繼續教育學院聯合袁家畈社區開展志愿活動
4月25日上午,繼續教育學院慧芽守護者志愿者服務團隊與袁家畈社區攜手開展“綠動社區,共筑森夢”世界地球日主題志愿植樹活動。繼續教育學院輔導員、志愿者與社區工作者、居民代表共同為家園添綠,以實際行動踐行生態文明理念。
植樹現場,大家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他們手持工具,揮汗如雨,認真完成每一道植樹工序,從挖坑、種苗到扶苗、填土、澆水,每一步都嚴謹細致。大家齊心協力,為大地增添了一抹新綠。
此次志愿植樹活動,既展現了青年學生的責任擔當,也將環保理念傳遞給更多人。我院將繼續圍繞生態保護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活動,凝聚更多力量共建綠色家園。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成功舉辦“數字IP江童·知識產權與長江生態保護”主題趣味活動
為創新知識產權教育形式,推動專業特色與環保理念深度融合,4月26日,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在毓成廣場舉辦“數字IP江童·知識產權與長江生態保護”主題趣味活動。活動以學院原創數字IP“江童”為核心,巧妙融合知識產權法律法規與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通過趣味游戲與環保主題獎品設計,吸引廣大師生參與,現場氛圍熱烈。
活動現場精心設計了七大互動游戲,巧妙融合知識產權教育與生態保護理念。在"江童IP解密"專區,同學們通過分析"江童"的數字版權、商標注冊等案例,直觀了解數字知識產權的內涵;"瀕危物種知產對對碰"游戲則引導參與者將中華鱘、江豚等長江珍稀動物與其對應的保護等級相匹配,實現知識產權與生態法規的雙重科普。
活動獎品設計緊扣環保主題,此次獎品全部采用的是“江童”IP環保周邊。木質無線充電擺臺、溫馨小夜燈、江童表情包帆布包、木質支架等獎品將環保理念以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了有效傳播。參與學生表示:“游戲中學到了如何用知識產權保護生態創新,獎品也充滿環保巧思,收獲遠超預期。”
此次活動是環境學院探索“專業+IP”教育模式的重要實踐。通過數字IP“江童”的鮮活形象,學院將知識產權教育從課堂延伸至生活場景,同時強化長江大保護的使命感。本次活動參與師生人數近2000人,創學院同類活動新高,有效提升了師生對知識產權與生態保護的關注度。學院將持續以創新形式推動專業教育與法治宣傳,為培養兼具環保意識與法治素養的新時代青年貢獻力量。
圖文來源|湖北理工學院
編輯|新媒體部 楊盈月
審核|新媒體部 易子煊 游子逸
終審|王振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