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里的魚種可以說是全國最復雜的,在里面釣到什么樣的魚都是有可能的。不管是洄游的魚類,還是外來物種,只有想不到的,沒有釣不到的。在2024年11月,廣州釣友朱先生在珠江夜釣時,就意外釣獲了一條從來沒有見過的大眼怪魚。
據朱先生說,他在珠江邊釣魚少說也有二十年了,什么稀奇古怪的魚沒見過?但眼前這條怪魚還真是頭一次釣到,讓經驗豐富的他不禁皺起了眉頭。這條魚與常見的河鰻有幾分相似,都是細長的身體上覆蓋著黏液,不過它那雙凸出的眼睛實在是大得離譜,圓鼓鼓的眼球向外突起,簡直就像兩個小燈泡,幾乎占據了整個頭部的三分之一。它真的是河鰻嗎?
出于謹慎,朱先生給這條怪魚拍攝了幾張清晰的照片后就給發到了網上,想看看網友們是否知道它到底是什么魚,照片一經發布,立即在網上引發了熱烈討論,短短幾小時內就收到了上百條回復,網友們的猜測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有的網友說看這細長的身形,很像自己以前釣過的白鱔,但這雙凸出的大眼睛確定沒有經過PS處理嗎?
還有網友說這雙呆萌的大眼睛多可愛啊!建議立即聯系漁政部門,說不定是新發現的物種呢!最后有網友說從外形來看,它就是條普通的河鰻,估計是電魚設備或寄生蟲導致它變成這樣的。去年自己也釣到過類似的怪魚,那條魚就是因為感染了寄生蟲才導致眼睛異常凸出。
其實,從外形特征來看,朱先生釣獲的這條怪魚很可能是一條發生了變異的鰻鱺。鰻鱺屬于鰻鱺目、鰻鱺科,是一種洄游性魚類。正常情況下的鰻鱺體形細長如蛇,體表光滑無鱗,覆蓋著一層黏液,身體一般是深綠色或灰色,腹部則為白色或淺黃色。
在很久以前,鰻鱺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魚類,主要分布在長江、珠江、閩江等南方流域。鰻鱺有著獨特的生存習性,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淡水中生長,到了繁殖期就會游向深海區產卵。這幾年來,由于濫捕、棲息地被破壞、污染以及洄游路線受阻等多重因素影響,野生鰻鱺的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已經處于瀕危狀態。
據水產研究機構統計,目前我國野生鰻鱺的數量比上世紀80年代減少了90%以上。以珠江為例,在上世紀80年代,每年可捕獲數十噸鰻鱺,而如今珠江里的野生鰻鱺全部加起來都不到一噸,甚至可以說比一噸還差很多。目前,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物種,我國已經將多個鰻鱺品種列為了保護動物。
因此,如果釣到了鰻鱺,不管它是不是受保護的物種,都建議立即放生。這不僅是出于生態保護的考慮,更是為了避免自己因觸犯法律而去坐牢。朱先生后來也說自己看這條魚長得太特別了,馬上想到它萬一是受保護的品種那就麻煩了。雖然有點舍不得放生它,但考慮到法律風險,他最后還是決定放生了。在放生前,朱先生還特意選擇了珠江水質比較好的河段,確保它放生之后能夠存活。
總的來說,朱先生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哪怕它不是保護的品種,最好也是給放生了,因為像這種外形異常魚類肯定是不能吃了,帶回去也沒什么意義,還不如直接放生了。希望大家能從朱先生的經歷中明白在享受垂釣樂趣的同時,也要時刻牢記保護珍稀物種的責任,避免因自己的無知而毀了以后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