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趙小康 劉金 文/圖)春風拂過廣袤的大地,帶來了生機勃勃的氣息。4月24日上午,陽光灑在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科技創新賦能農業現代化——全國主流媒體楊凌行主題采訪活動在這里盛大啟動。來自全國20余家主流媒體的記者們懷著激動的心情,相聚在中國農科城楊凌,深度挖掘這片土地上農業現代化的精彩故事,探尋那神秘而令人期待的“楊凌密碼”。
在農科城 看種業“芯”突破 農田“智”變奏
四月的楊凌,麥浪翻涌如翠,科技與田野在此交融共生。在這里,實驗室的基因密碼與溫室的數字指令協同跳動,田間地頭的豐收喜悅與工廠車間的價值躍升交相輝映——楊凌,正以頂天立地的姿態,譜寫中國式農業現代化的嶄新篇章。
先正達集團楊凌技術中心自2019年啟動建設以來,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商業化育種創新平臺。“這里一年可完成4~5代玉米種植,配合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抗除草劑性狀的導入效率提升了25%。”先正達集團楊凌技術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自2022年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西北中心在此揭牌后,先正達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推動生物育種技術的高效研發與應用,將數字化育種技術推向田間,助力農民增產增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先正達集團楊凌技術中心不遠處的陜西省農作物種子繁育加工基地項目現場,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地工作。這座由楊凌秦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西北最大種業設施項目,即將在今年6月竣工投產。該項目投產后可實現年生產種子2800余萬公斤,推廣面積超1170萬畝,為陜西乃至全國種業自主創新提供核心支撐。
在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圣女果栽植區,無土栽培的圣女果仿佛掛在空中的“紅燈籠”。這里采用荷蘭吊掛式無土栽培模式,種植無限生長型小果番茄。這種栽培模式優勢顯著,番茄生長勢強,抗早衰能力突出,每串果實數量在12~16粒之間,大小均勻,圓潤飽滿。
在奶油生菜育苗和種植區域,一套現代化的種植流程映入眼簾:育好的幼苗被放置在傳送帶上,移栽機精準地將幼苗自動放進種植池,隨后依托自動助推單元,種苗從北邊緩緩被推至南邊……從種植到采收,整個過程僅需30天,全程實現自動化,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智慧農業的“黑科技”不止于此。
帶著“火龍果不是長在南方嗎?北方怎么也能種得這么好?”的疑問,記者采訪團走進了陜西楊凌青皮她園火龍果種植基地,只見連片設施大棚內,火龍果苗正舒展著厚實的翠綠枝條,呈現出盎然生機。“實現‘南果北種’的關鍵在于設施農業技術創新。”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火龍果產業研發中心主任牛永浩介紹。在種植過程中,團隊不斷優化設施,探索出拱棚雙膜、拱棚三層膜,創新出不用覆蓋棉被的大棚保溫栽培技術。目前這些技術已在北方多個省市推廣應用。
良田良種雙突破 農科文旅雙輪驅動
走進中國楊凌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創新中心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作物抗逆與高效生產全國重點實驗室,從土壤的“基因圖譜”到作物的“逆境突圍”,一場關于良田與良種的科技革命正在上演。
4月25日,步入中國楊凌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創新中心的“耕地質量與土壤”主題展區,腳下是一幅覆蓋全國的土壤類型分布圖,如一幅大地的“生命圖譜”,展柜中陳列著68份特殊土壤樣本。在智慧芯農業展區,展館中央的沙盤模型勾勒出未來圖景:無人農機巡田、養殖牲畜糞便發酵成有機肥、新能源利用、作物有限空間種植等最大限度發揮農田價值。在小麥研究領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作物抗逆與高效生產全國重點實驗室作為國內唯一參與單位完成了普通小麥參考序列,攻克了小麥遺傳學領域的“珠穆朗瑪峰”。
此外,實驗室系統揭示了小麥條銹菌的致病機制,率先發現其毒性變異途徑,為抗病育種開辟新路徑。針對旱區農業,實驗室探明了西北旱區土壤微生物多樣性與菌群分布規律,建立國際最大旱區土壤微生物資源庫,破解了微生物與養分協同難題,相關技術支撐旱區作物大面積增產。
4月25日,記者走進楊陵區揉谷鎮田西村,寬闊平坦的通村路、干凈整潔的村莊街道、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向人們展現著“村落皆風景,鄉村入畫來”的美好景象。田西村打造的休閑旅游板塊,既充滿童真童趣,又不失田園趣味。村內打造了“田西歡樂谷”“田西花谷”等多處景觀小品,組織策劃了“科技油菜花旅游季”“田西萌寵嬉游文化藝術節”等特色休閑游活動。
今年是楊凌示范區創建“全域城鄉融合示范區”和“鄉村全面振興標桿區”的開局之年,楊凌示范區將持續強化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培育壯大主導產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產業發展邁出新步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