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期,隸書承漢遺韻,又啟新風,既有漢隸的雄渾樸茂,又漸顯楷書的端倪。這一時期的隸書名碑,風格多樣,或峻拔奇崛,或秀逸典雅,或古拙蒼茫,展現了書法藝術在過渡時期的獨特魅力。
《上尊號碑》,廟堂氣象,端嚴整飭。立于曹魏黃初元年,傳為鐘繇或梁鵠所書。此碑隸書莊重肅穆,結體方正,波磔分明,筆力雄健,極具廟堂之氣。其章法嚴整,橫平豎直,體現了曹魏官方書風的典范,是研究魏晉隸書的重要范本。
《受禪表》,雍容華貴,典雅莊重。與《上尊號碑》并稱“魏初雙璧”,傳為衛覬所書。其風格雍容華貴,筆畫圓潤流暢,波挑含蓄,結體寬博,既有漢隸遺韻,又見楷書端倪。此碑用筆精到,氣韻生動,堪稱魏晉隸書中的精品。
《孔羨碑》,雄強峻拔,骨力洞達。立于魏黃初二年,傳為梁鵠所書。其風格雄強峻拔,筆畫方硬挺勁,轉折處棱角分明,結體緊密,氣勢逼人。此碑筆法剛健,極具金石味,是魏晉隸書中“方筆”風格的代表作之一。
《曹真碑》,秀潤典雅,靈動多姿。立于魏太和五年,風格秀潤典雅,筆法靈動,波挑舒展,結體疏朗,帶有明顯的裝飾性。其線條流暢,富有節奏感,既有漢隸的遺風,又透露出楷書的演變趨勢,展現了魏晉隸書的柔美一面。
《王基碑》,古拙蒼勁,意趣天成。立于魏景元二年,風格古拙蒼勁,筆畫渾厚,結體寬博,波磔含蓄。其用筆沉穩,線條如錐畫沙,極具篆籀氣,展現了隸書向楷書過渡時期的古樸風貌,是研究魏晉書法演變的重要資料。
《三體石經》,篆隸楷并茂,書體演變的活化石??逃谖赫寄觊g,由古文、小篆、隸書三體書寫,其中隸書部分結體方正,筆法嚴謹,帶有明顯的規范化傾向。此碑不僅是文字學的重要資料,也是研究魏晉隸書向楷書演變的珍貴實物。
《谷朗碑》,隸楷交融,承前啟后。立于吳鳳凰元年,風格介于隸楷之間,波磔已不明顯,結體趨于平正,筆法簡練。此碑展現了隸書向楷書的自然過渡,是研究魏晉書法演變的關鍵作品,對后世楷書的發展影響深遠。
《李苞通閣道題記》,率意自然,天真爛漫??逃谖壕霸哪?,風格率意自然,筆畫粗細變化明顯,結體自由,帶有濃厚的書寫性。此碑不同于廟堂碑刻的嚴謹,展現了魏晉民間隸書的活潑風貌,極具藝術感染力。
《黃初殘石》,黃初五年立。在陜西郃陽縣。與《上尊號》等書風屬另一種,純美秀麗,《金石補錄》評論說:其書“高妙醇樸,書體酷似《酸棗令》,他碑未及也?!睍L娟美純樸。
《范式碑》,三國魏青龍三年立,在山東濟寧。翁方綱評其書法說:“是碑于勁利之中出以淳樸,而頓挫節制,神彩煥發,實出漢末皇象、梁鵠諸家之上”。
《張君殘碑》,無年月,藏故宮博物院。吳士鑒跋云:“觀其字體峻整,已開《任城孫夫人碑》之先河,為魏刻無疑”。嚴峻方折,雄強勁利。
《任城孫夫人碑》,據考證為西晉泰始八年立,在山東任城縣。清代嚴可均評其書點畫嚴整,頗似《范式碑》筆意。包世臣說:“《孫夫人碑》是《孔羨》法嗣,開筆沉著不減而體稍疏雋”
《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碑》,西晉咸寧四年立。羅振玉認為此碑為晉碑之冠。結體伸展,起收筆厚重方折,峻利雄強,氣宇昂揚。
《郭槐墓志》,晉元康六年立,結體處縱勢,點畫夸張,華麗俊逸。
《左棻墓志》,永康元年立,河南偃師蔡莊出土。書法強勁峻拔,筆畫如刀砍。
《荀岳墓志》,永安元年立。書法結體嚴謹,筆畫精到,峻拔中有秀逸,是晉代佳作。
《石尠墓志》,永嘉元年刻,書法結體精密,大小錯落,疏密結合,筆工精到,法度森嚴。
《劉韜墓志》無年月,劉為晉人,故證為西晉墓志。書法精熟,勁挺流暢,雄強挺拔。
魏晉隸書上承漢隸雄渾,下啟唐楷法度,既有廟堂碑刻的莊嚴,又有民間書寫的率真,風格多樣,意趣橫生。這些名碑不僅是書法藝術的瑰寶,更是研究中國文字演變的重要資料。細細品味,方能領略魏晉隸書的無盡之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