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哈爾濱信息工程學院隆重舉行了鄉村振興產業學院的揭牌儀式,并同步舉辦以“藝韻鄉魂 智繪振興路”為主題的藝術設計賦能鄉村振興論壇。鄉村振興產業學院的成立,是哈爾濱信息工程學院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的關鍵行動,它標志著政府、學校與企業三方協同推進鄉村建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實踐階段,為黑龍江省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了強大的創新動力。
揭牌啟新程——共筑鄉村振興實踐高地
上午9時,論壇在學校藝體中心隆重開幕。校黨委副書記殷愛華、副校長張麗麗等校領導,尚志市元寶鎮、穆棱市興源鎮、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等政府代表,克山縣志愿者協會、來順公益志愿服務中心、哈爾濱新區創意設計產業園負責人,高校專家學者,行業、企業代表,師生代表等15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王兆麗副院長擔任主持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致辭。張麗麗副校長強調,在學校迎來建校三十周年這一重大歷史節點之際,學校以此論壇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藝術與鄉村的深度融合實踐,持續探索產教融合機制,推動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向縱深發展。
智庫聚能——學術研討破解振興命題
在主題演講環節,周立軍教授從地域文化視角,分享龍江民居設計研究成果,闡釋文化與建筑相互成就的獨特路徑。黃耀成教授則結合多維視覺語言,從環境藝術角度探討設計如何激發鄉村產業內生動力。兩位專家理論結合實踐,帶來深刻啟示。
戰略簽約——構建協同發展新格局
2025年4月25日11時,哈爾濱信息工程學院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征程中迎來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時刻。在眾多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校黨委副書記殷愛華與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王軍共同為“鄉村振興產業學院”揭牌,這標志著學校在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這一全新平臺將為藝術設計與鄉村建設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撐,助力龍江特色鄉村發展邁向新高度;隨即學校黨委副書記殷愛華向齊齊哈爾市克山縣志愿者協會授牌。校社攜手,為鄉村振興凝聚更廣泛的社會資源,共同繪制暖心畫卷。
副校長張麗麗先后與穆棱市興源鎮黨委書記張希明、尚志市元寶鎮黨委副書記袁麗婷簽署校地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鄉村規劃設計、文創產品開發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此外,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王軍分別與齊齊哈爾市克山縣志愿者協會會長李江波、來順公益志愿服務中心主任徐俊豹簽署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協議;與哈爾濱新區創意設計產業園負責人宮立明簽署校企合作協議,開啟協同育人新模式。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雙方將共同探索設計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徑,為鄉村建設輸送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最后校黨委副書記殷愛華在總結發言中強調,本次論壇是學校服務鄉村振興的縮影與見證。學校將依托藝術設計學科優勢,聯合地方政府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構建產學研融合平臺,為龍江鄉村振興提供高校智慧、人才支撐、服務舉措。
實地見證——產教融合育人才
當天下午,與會嘉賓蒞臨藝術設計學院教學實踐基地進行參觀考察。在成果展示廳內,魚皮畫這一傳統技藝與現代3D打印技術相得益彰;“黑土鄉情”系列文化創意產品充分展現了設計創新的力量。學院秉承“項目驅動、真題真做”的教學理念,有效實現了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的深度融合,贏得了各方代表的高度評價。
哈爾濱信息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鄉村振興產業學院的成立,是高等教育服務國家戰略的生動實踐。未來,學院將依托學科優勢,深化政校企合作機制,以需求為導向、以設計為媒、以文化為魂,持續探索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的創新路徑,為繪就“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龍江美麗鄉村畫卷貢獻智慧力量。(記錄者:滕兆達)
責任編輯:吳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