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華為之后,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也被美“卡脖”了。
從2019年至今,老美就多次利用“安全”理由,給中國三大運營商扣帽子、定罪名,即使沒有任何證據,還是各種潑臟水,就是不給中國企業留活路。
回顧中國三大電信在美國市場的發展史,可以用“步步驚心”四個字來形容。有幾個重要的時間點和事件需要給大家梳理一下:
1、2019年,“國家安全”理由,FCC也就是美聯邦通信委員會,拒絕了中國移動的國際電信服務牌照申請。
這件事情有多離譜呢?一方面,中國移動提交的數據已經通過了NSA的審核。另一方面,FCC對外國企業牌照的申請否決率低于5%。相當于,中國移動被美確定了安全,又否定了安全,自己“打”臉,且基本不會拒絕外國企業牌照申請的機構,就是要拒絕中國移動,還沒有任何證據,純打嘴炮。
2、2021年1月,“為中國提供通信基礎設施”理由,FCC撤銷了中國電信美洲公司的運營授權,且要求其退出美國本土市場。2022年,中國聯通美洲公司也有了同樣的遭遇。
3、2024年6月,三大中國電信運營商被曝正在被美司法部調查,探究其云服務是否接入了么本土數據中心,結果是“未發現不當行為”。
4、2025年4月,中國三大運營商被美傳喚,且要求其提供技術架構、客戶資料等核心信息。
看到這里,是不是有點毀三觀了?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就對中國企業進行無端指責,且多次打破行業規定,以“我”為王,這還怎么玩?誰還敢去美國市場發展?不得不說,馬云那句話真的有道理,就做14億的生意就夠了,談不攏就算了!
三大運營商被要求在5月7日之前提交相關的敏感信息,要知道,這種對外國非上市公司的強制取證的方式還是第一次在美出現,之前都沒有先例。就連美法律專家都看不下去了,直言“這是越權行為”,立法機構什么時候變成了調查機關?
事實上,熟悉美國的都知道,這就是它們慣用的伎倆罷了,根本不需要理由,不需要證據,想給你扣什么罪名都可以。之前我們還在嘲笑印度市場不友好,現在看來,也只是小巫見大巫而已。在這套“只要是中國企業就必須隨時接受無理無限審查”的套路下,中國企業哪還有生存空間?這是真的要趕盡殺絕啊!
但作為中國企業,不管在怎樣被動的境遇之下,也不會低頭和妥協。有消息稱,三大運營商已經花重金聘請了美頂尖律所的法律團隊,以“國會越權干預商業”以及“程序正義缺失”這兩個點,要進行法律維權和反擊。
一個吃透了全球貿易紅利的國家,卻開始公然反對多邊合作,拒絕提供公平、公正和寬容、友好的營商環境,可以預見,某個國家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業界專家也強調了,21世界的科技、經濟競爭,本質就是考驗誰能構建更具包容性的創新生態,很顯然,美國只是在不斷豎起科技高墻而已,拒絕外國企業的進入、發展和進步。結局已經很清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