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銀川4月28日電 (記者梁宏鑫)4月26日,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落幕,“天壇獎”主競賽單元獲獎名單出爐。取景于寧夏石嘴山市石炭井的電影《大風殺》收獲最佳編劇、最佳男配兩個獎項,定于4月29日至30日開啟超前點映,并將于5月1日正式登陸全國各大院線。
《大風殺》劇照。
該片講述了1995年全面禁槍政策實施前夕,一位孤膽民警夏然在廢棄小鎮(zhèn)忙崖守護的故事。隨著一幫為寶藏而來的悍匪出現(xiàn),夏然不得不面對生死考驗,最終以寡敵眾,守住了這片土地。
據(jù)了解,影片取景于寧夏石嘴山市石炭井,將港式警匪片的敘事節(jié)奏與西北荒野的粗獷美學完美融合。制片方表示:“現(xiàn)代電影對場景要求極高,我們最終選擇石炭井,正是因為其獨特景觀與劇情高度契合。”
石嘴山市大武口區(qū)的石炭井小鎮(zhèn)這座賀蘭山深處的工礦小鎮(zhèn),有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學校、醫(yī)院、商店、工廠、火車站、俱樂部等建筑,打卡這些外表破舊卻充滿故事的老街道、居民房和礦井,讓人倍感親切。
石炭井,曾因其豐富的煤礦資源而被稱為“百里礦區(qū)”,是國家“一五”時期布局的全國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和“三線”建設的重要布局點,寧夏的第一噸煤、第一度電、第一爐鋼鐵等多個“第一”均誕生于此。
進入新世紀,隨著煤炭資源日漸枯竭,煤企關閉退出、數(shù)十萬人搬離礦區(qū)。2017年,寧夏打響了賀蘭山生態(tài)整治修復保衛(wèi)戰(zhàn),實現(xiàn)所有整治點修復治理全覆蓋,推進賀蘭山自然保護區(qū)深度修復。如今賀蘭山生態(tài)環(huán)境嚴重破壞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轉,實現(xiàn)了“由黑變綠”的華麗轉身。而石炭井憑借獨特的自然地貌、豐富且極具歷史價值的工業(yè)遺存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迎來新生機。
如今,石炭井已成功轉型為工業(yè)文旅影視小鎮(zhèn),一部部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在這片土地上誕生,《山海情》《我的父親焦裕祿》《萬里歸途》等40余部佳作讓石炭井的名字在影視圈中愈發(fā)響亮,每年接待游客超16萬人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