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六安文化資源,進一步推動茶文化傳承與弘揚,助力六安茶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2025年4月26日下午,由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六安市文化館承辦的2025清風茶會——“一葉載千年 解鎖六安茶的新生密碼”文化雅集活動在市文化館小劇場盛大舉行。此次活動吸引了200余位觀眾親臨現場,同時線上有2000余名觀眾同步觀看直播,共同沉浸式領略六安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邀請到茶文化知名學者丁以壽教授,以及王少武、程俊生、周浩、李賢葆、顧修莉這五位在六安茶研究領域的資深人士和非遺傳承人。現場以訪談的形式,深入淺出地對霍山黃芽、黃大茶、六安籃茶、舒城小蘭花、六安瓜片這五種具有代表性的六安茶進行介紹,旨在讓更多六安人乃至全國人民深入了解六安茶的悠久歷史與現代發展進程。
國家級制茶大師、霍山黃芽和黃大茶制作技藝傳承人程俊生,以當下流行的奶茶“晴山棲谷”為引子,分享了黃大茶在奶茶中呈現出“鍋巴香”背后特殊的制作工藝,還分享了公司在傳承基礎上進行創新的經驗與成果,展現了傳統技藝在新時代的新活力。
六安籃茶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周浩,為觀眾講述了自己十余年間重走萬里茶道的經歷。他通過行萬里路,尋找六安茶在歷史長河中的流傳軌跡,那些旅途中的故事與發現,讓觀眾如臨其境,深刻感受到六安茶在中國茶文化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次茶會不僅內容豐富,形式也十分多元。除了深入解讀六安茶,還精心安排了古琴演奏環節。演奏者以潺潺弦音,帶領觀眾感受琴茶相融的高雅意境。一曲《蘭香澗》,以七弦之韻,摹畫出山水之幽,描繪出蘭芷之芳,讓觀眾沉醉其中。
舒城小蘭花省級非遺傳承人李賢葆,和大家分享了“小蘭花”名字的幾種有趣說法,以及舒城小蘭花“三蘭三香”的獨特奧秘,使觀眾對舒城小蘭花有了全新的認識。
活動現場還通過照片展示了舊時六安茶葉包裝、民國茶葉價格表等眾多與六安茶相關的珍貴藏品,讓觀眾大飽眼福。對這些藏品的詳細介紹,更是讓觀眾仿佛穿越時光,親身體驗到六安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獨特魅力。
六安瓜片制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顧修莉,分享了六安瓜片的正確沖泡手法,還介紹了近年來在茶藝技能培訓方面的實踐探索,為觀眾提供了實用的茶藝知識,也展現了六安瓜片傳承發展的新路徑。
在嘉賓解讀六安茶同時,邀請現場觀眾朗誦六安茶詩,觀眾們踴躍參與,用飽含深情的朗誦,讀出了六安茶厚重的歷史,也讓現場氣氛愈發熱烈。“無相茶局”中,邀請現場觀眾盲品猜茶,觀眾上臺參與互動游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聞茶品茗,在茶煙氤氳間揭開六安茶的“身份密碼”。
活動尾聲,通過一段精心制作的視頻,帶大家了解到茶粉、凍干等創新茶產品。這表明在科技力量的有力推動下,今天的六安茶產業正大步邁向以科技賦能為支撐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參與活動的觀眾們紛紛表示,這次活動讓他們受益匪淺,可以近距離感受六安茶深厚歷史文化,大家也愿意將此次的收獲傳播給更多親朋好友,讓更多人了解六安茶、走進六安茶、愛上六安茶。
此次清風茶會文化雅集,以茶為媒介,廣交四方朋友,以期通過文化的加持,將六安的茶旅融合推向更深更廣的新空間。未來,六安市文化館將持續發力,不斷為廣大觀眾帶來多維度的文化講述,創新舉辦各類品牌文化活動,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講好六安文旅故事,讓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與弘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