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下映就斬獲大獎,還有誰!
《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上映第88天,全球票房已突破157億,穩居影史第五,觀影人次超3億。
這部“票房怪獸”在東南亞市場殺瘋了——馬來西亞21天狂攬7600萬票房,印尼首日觀影人次破8.2萬,刷新華語片70年紀錄,甚至被外媒稱為“撼動好萊塢霸權”的里程碑。
然而,這部“中國動畫之光”卻在日本遭遇滑鐵盧,首日票房僅排第18名,上映兩周后影院數從160家銳減至51家,累計票房不足200萬美元,連宣發成本都難覆蓋。
冰火兩重天:文化輸出為何在日本“啞火”?
日本市場的冷遇,其實是意料之中的。
1. 文化隔閡成“高墻”:哪吒的封神宇宙世界觀復雜,日本觀眾缺乏文化共鳴,需“邊看邊查資料”,甚至有觀眾吐槽“信息密度過高,像馬拉松觀影”。
2. 本土化策略缺失:中文配音+日語字幕的配置勸退聲優文化濃厚的日本觀眾,對比《羅小黑戰記》與日方深度合作的模式,《哪吒2》“單打獨斗”的宣發被批“自生自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