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網援引韓聯社報道,韓國外交部長官趙兌烈表示,域內沒有任何國家愿在美中之間做出二選一的抉擇,也沒有國家希望看到美中戰略競爭演變為“零和博弈”。韓國對華接觸在多個層面也符合美國的利益。報道稱,趙兌烈當天在出席韓國智庫峨山政策研究院主辦的2025峨山全會時表示,韓方外交政策優先定位于牢固的韓美同盟,中方對此沒有提出異議。韓方對華接觸也契合“防止21世紀強國之間戰爭”這一目標。
眾所周知,對于許多人來說,當提到韓國的外交立場,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就是站隊美國。而對于韓國的這番操作,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可奇怪的,畢竟在二戰結束后,在美蘇兩國的操控下,朝鮮半島就此分裂為兩個國家,其中韓國就被美國納入了自己的戰線中,之后,在美國的幫助下,韓國的發展得到了極大提升,由此美韓之間的關系也是變得愈發緊密。尤其是隨著尹錫悅上臺后,由于其公然選擇站隊美國,導致中韓之間的關系變得愈發緊張。
韓國外長趙兌烈(資料圖)
然而近日韓國的風向卻發生了變化,4月23日在韓國智庫主辦的“2025峨山全會”上,美國前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要求韓國以造船業為條件與美國磋商,并要求日韓兩國都要配合美國的涉核武等相關決策。然而韓國外長趙兌烈當著坎貝爾的面,卻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提出質疑,表示支撐多邊貿易體制的是攜手實現共同繁榮的信念,而非零和博弈,但是如今這一國際秩序卻出現了裂痕。
據悉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國與韓國可能最快下周就達成一項“理解協議”,為未來的全面貿易協定鋪路。“我們舉行了一場非常成功的雙邊會談,”貝森特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舉行的記者會上說,當時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挪威首相會晤期間。“我們可能進展得比我預想的更快,預計最早下周就將進入技術性細節的討論階段,并有望達成初步協議。”盡管貝森特并未詳細說明該協議將涵蓋哪些具體內容,可以肯定的是,這是特朗普政府在貿易競爭壓力下尋求緩解緊張局勢的一部分。
韓國外長趙兌烈(資料圖)
中方明確強調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同美達成所謂交易。并認為“各方都應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對美錯誤行為,國際社會不能聽之任之,否則所有國家都會淪為受害者”。這段言論包含的信號也很明顯:中美問題不是不該“選邊站”的問題,美國是麻煩制造者和破壞國際貿易秩序的一方,某些國家不該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這樣最終受害的是所有人。
但無論如何韓國的態度轉變,是中國反制措施奏效的明證。美國試圖以關稅脅迫他國“選邊站”,但日本、越南、歐盟等經濟體紛紛與中國擴大合作,韓國的“不選邊”立場成為最新例證。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也得不到尊重。這種強硬姿態,迫使美國盟友重新審視“美國優先”的代價。
稀有資源(資料圖)
事實上,中國可通過稀土出口管制、市場準入限制等手段,迫使韓國在關鍵領域讓步。2024年中國對韓稀土出口占比達67%,仍是韓國半導體產業的“命門”。韓美貿易談判本質是一場“安全—經濟”的雙重博弈,而中國正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塑造”。通過深化中韓自貿合作、加速技術自主創新、推動多邊規則重構,中國有望在東北亞經濟格局中掌握更大話語權。對于韓國而言,在中美之間“走鋼絲”的代價日益高昂,唯有務實平衡才是長遠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