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妙的詞匯"已主導國際新聞頭條數周。但游艇行業是否會在全球貿易戰的重壓下遭受打擊?
對于一個號稱"詞典中最美"的詞匯,我想此刻我們都已深感厭倦。近期全球頭條被"關稅"、經濟姿態展示、總統奉承大游行,以及一群憤怒企鵝引發的緊張對峙所占據。在這場混戰中,全球聯盟與立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迭,不確定性成為唯一的確定性。
特朗普的"解放日"關稅政策對進入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征收10%的統一關稅,并對包括歐盟在內的特定地區商品額外加征20%關稅。自4月2日宣布以來,全球市場經歷了今年最疲軟階段,直至90天暫緩期公布前才有所反彈。
截至本文撰寫時,兩周過去仍未見豁免申請機制的正式細則出臺。這是一場裹挾著愛國主義品牌宣傳的作秀式貿易博弈,市場對此波動性也做出了相應反應。
在我們這個行業,有人認為全球經濟秩序的震蕩是早該進行的必要調整。更多人則持謹慎態度。歸根結底,關稅的實際影響仍是一場猜謎游戲。美國律師事務所Alley, Maass, Rogers & Lindsay合伙人Robb Maass向專業媒體指出,更廣泛政治格局的動蕩可能會對我們的運營產生更顯著且持久的影響。
"斯瓦希里諺語有云:'大象打架,草地遭殃';此刻游艇業就是那片草場,所有風險都集中在政府層面。大西洋兩岸終將找到應對之策,但顯然這種政治姿態正在制造危機。"
"我不確定關稅政策能否持續四年。但對于特朗普而言,他絕不會退場。他鐘愛破壞性策略。有人稱此為談判技巧,但我認為他享受聚光燈下的感覺。我的擔憂是即便這輪關稅消退,新一輪政策沖擊也會接踵而至。"
關稅對游艇市場的實際影響仍有待全面評估。90天的暫緩期或許能緩解短期壓力,為行業爭取調整時間,但業界領袖已預見到潛在挑戰與行為轉變。
例如,美國國際經濟政策的強制性調整可能迫使更多游艇涌入本就擁擠的巡航與停泊區域。在英國和美國設有辦公室的Jaffa & Co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James Jaffa強調,關稅的觸發點很可能不是游艇物理抵美之時,而是正式進口環節。這可能導致美國船東重新規劃航行與停泊策略。
James Jaffa
"關鍵點在于關稅幾乎必然在游艇正式進口時生效——我強調'看似'是因為政策透明度仍不足。最初的擔憂是游艇一經抵美即面臨關稅,所幸這種情況可能性較低。正式進口程序才是觸發關稅責任的關鍵節點。"
"因此,美國船東可選擇繼續在加勒比海域活動,避免返美。另一種可能是更多美國船東會選擇在境外注冊并懸掛外國國旗,利用巡航許可證制度規避進口需求。這類似于歐洲的臨時準入制度,許可證在特定期限內有效。"
然而在基層市場,某些交易撮合者卻迎來業務井噴。這令人意外,因為通常市場動蕩或地緣政治緊張時期買家都會持觀望態度。但至少在超大型游艇細分市場,這種趨勢尚未顯現。
不過在18-30米的中小型游艇市場,情況則有所不同。Maass指出,據他觀察,該領域的買家表現出更明顯的猶豫情緒。
"就關稅而言,其僅適用于正式進口美國的游艇。但超大型游艇無需進口程序,僅憑巡航即可在美國水域停留。因此對該領域而言,關稅更多是概念性擔憂而非現實威脅。"
因此,美國經銷商——尤其是經營中型量產游艇的經銷商——成為當前局勢中最脆弱的環節。這是迄今為止整個事件中最尖銳的痛點之一。多數經銷商采用固定價格合約運營模式,而某些進口游艇因疊加關稅導致成本激增34%,利潤空間將蕩然無存。
Jaffa分享了一個案例:"有位客戶通過美國經銷商購買歐洲制造的游艇。制造商將游艇售予經銷商,再由經銷商轉售給美國買家。幸運的是,買方簽訂的合同要求交付時包含所有稅費。這對終端買家是保障,但對中間商而言,可能需要承擔本屆政府加征的關稅。"
這些企業可能面臨兩難抉擇:要么無法履行報價承諾,要么承受巨額利潤損失完成交付。多數經銷商會提前采購庫存,意味著他們已按固定價格鎖定全年采購量。若這些游艇已按預定利潤率預售,而到岸成本突增34%,中間商將深陷困境。
Robb Maass
"決定購艇意愿的關鍵因素并非財務狀況,而是心理預期。當人們對世界局勢感到不安時,購置奢侈品自然不在優先考慮之列。"
從終端消費者視角看,實際支付流程并無變化。買家不會直接向經銷商繳納關稅,而是由進口商承擔后轉嫁至售價。正如當前1.5%的游艇進口稅處理方式,關稅成本將被全額計入最終價格。
Jaffa補充道:"關稅對大型超級游艇主影響有限。他們擁有足夠的資源與專業顧問團隊,可通過架構設計規避風險。真正的問題在于環境不確定性帶來的心理沖擊。"
這種不確定性正在侵蝕買家信心,制造決策遲疑。股市繁榮時,超高凈值人群更易產生購艇沖動;市場低迷時,即便財富未縮水,情感上也會趨于保守。大規模關稅政策的突然實施,本質上構成了系統性沖擊。
Maass深入分析:"購艇決策本質是心理博弈。當人們對未來缺乏安全感,奢侈品消費意愿自然衰減。這正是我們當前觀察到的趨勢——或者說我擔憂可能蔓延的情緒。不過公允地說,實質性市場沖擊尚未顯現。"
Jaffa對此表示認同:"過去五六年接連經歷英國脫歐、新冠疫情、俄烏沖突等沖擊,如今又逢關稅危機。但我仍持樂觀態度。客戶群體已培養出危機應對能力。購艇需求本質未變,區別在于他們更擅長在動蕩中規劃交易。"
更深層的憂慮不在于短期經濟沖擊——市場自有修復能力,真正令人不安的是美國與盟友關系的持續惡化,這對行業生態將產生深遠影響。對于深諳地緣政治與游艇產業互動的從業者而言,保持定力、增強靈活性、做好應急準備則成為普遍共識。
美國傳奇新聞主播沃爾特·克朗凱特曾以"事實如此"結束每期報道。當下或許更貼切的結語應是:"表象如此"。這可能是我們所能企及的最大確定性。
Maass最后總結道:"我們無法為未知做好萬全準備。唯有保持警醒,因為這個動蕩期必將到來。游艇市場不會消失,需求不會枯竭,但我們需要學會在驚濤駭浪中航行。"
"歷史經驗給予我們信心?;ヂ摼W泡沫、9/11事件、2008金融危機——每個時期都被視為行業末日。我曾以為自己會淪落街頭分發簡歷、兜售鉛筆,但我們終究挺過來了。每次復蘇都比預期更快,這次也不會例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