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懸疑英劇引起了我的注意。
劇集根據挪威作家亞歷克斯·達爾小說《游戲日》改編,短短五集,每集不到一小時,快節奏的劇情很讓人上頭,一口氣刷完有種酣暢淋漓的快感。
咱們今天就來一塊看看——《被偷走的女孩》。
劇中女主艾莉莎是個空姐,和丈夫育有一兒一女。
因為工作原因,她經常在接女兒露西亞放學時遲到。
這天,女主剛下班就匆匆趕往學校,不料遇上堵車。趕到學校時,一個名叫蕾貝卡的女人正帶著一個女孩,陪在露西亞身旁。
原來,蕾貝卡的女兒喬西剛轉來這所學校沒幾天,迅速和露西亞成了好朋友。
于是兩個家長也借此攀談起來,相見恨晚。
談話間,喬西邀請露西亞去家里做客。
女主拗不過兩個小孩,便和蕾貝卡交換了聯系方式,記下對方家庭住址后,讓她帶走了自己的女兒。
回到家中,沒多久她就接到露西亞打來的電話,說希望留在喬西家過夜。
女主雖不太放心,但想著去看看蕾貝卡家什么情況也好,于是帶上露西亞的玩偶開車趕往了蕾貝卡的住處。
據說,蕾貝卡之前是個化妝師,丈夫在銀行工作,兩人住著一棟僻靜的大豪宅。
女主剛進門就看到女兒和喬西在花園里玩耍,原本的一點擔心也全然放下了。
在她眼里,蕾貝卡善良、熱情、頭腦清醒,簡直是個完美母親。如果能多一些相處時間,或許她們也能成為好友。
當天晚上,她答應讓露西亞留宿。
但她不會想到,第二天一早,蕾貝卡和喬西這對神秘母女就帶著露西亞一塊消失無蹤……
蕾貝卡留下的電話變成了空號,女主帶丈夫趕到昨天才去過的豪宅,卻發現那棟房子實際上是個度假屋,誰都能搬進去住一晚上。
但她仍然感覺很奇怪——蕾貝卡和喬西的相處模式,非常自然真實,明顯就是一對幸福的母女。
即便蕾貝卡是人販子,喬西這樣的小女孩怎么會如此配合演出?
不論如何,女主仍然以綁架案報警。
但隨著警方的介入,一切并沒有撥云見日,反而疑點越來越多。
首先,警方很快發現,學校附近的監控沒有一處鏡頭拍到“蕾貝卡”的正臉,她使用了假名,用來支付那間度假屋租金的信用卡也是盜刷的。
整個綁架行動毫無破綻,沒有留下任何可查證的個人信息,像是策劃良久的組織犯罪。
其次,這樣精密的計劃,又是偽造身份、又是讓“喬西”獲得露西亞信賴,從女主記憶中與蕾貝卡的對話來看,對方似乎知道她與丈夫弗雷德的職業和生活習慣。
如果只是綁架兒童的人販子,沒必要做到這種程度。
對方很明顯是針對露西亞而來。
鑒于這些推測,警方要求調查夫妻倆的手機通訊和郵箱,試圖找到有動機對他們女兒下手的人。
這個時候,丈夫弗雷德突然坐不住了。
一段出軌經歷就這樣被扒拉出來——
幾個月前,他和一個名叫莎拉的女人發生了短暫婚外情。本以為只是露水情緣,但莎拉卻纏住他不放。男主狠心甩掉莎拉,對方留下一句“你會后悔的”,從此失聯。
他以為這件事就算翻篇了,但露西亞的失蹤將一切又擺上了臺面。
夫妻倆聽著面前的警官一字一句念出弗雷德和莎拉的短信對話,追問交往細節,現場簡直是對弗雷德的公開處刑。
但更讓他擔心的倒還不是莎拉。
弗雷德是一名刑事律師,工作中得罪過的狠人太多了……要論誰有動機報復他,嫌疑人的數量那是一只手都數不過來。
幾天后,兩人果然收到一封匿名勒索信。
對方聲稱露西亞在自己手上,要求10萬英鎊贖金。女主到銀行去辦貸款時,才發現弗雷德之前就偽造她的簽名,背著她將房子抵押,一個人貸款了20萬。
女兒失蹤、丈夫出軌、資產被掏空……短時間內遭到多重重大打擊的女主再也無法保持理智了。她突然在網上公布了綁架案的一切細節,打算利用網友和媒體的力量找回女兒。
毫無疑問,這又將掀起新的波瀾……
總體來說,這部短劇節奏極快。第一集中就演完了綁架過程和調查從警方介入到徹底失控的兩個階段。
在第一集結尾,丈夫弗雷德已經滿身雷點。
但想也知道,事情不會這么簡單。
整部劇實際上共有三名女主,其一為“受害者”艾莉莎,其二為綁架者“蕾貝卡”,第三個則是野心勃勃的調查記者塞爾瑪。
和警方的切入角度不同,塞爾瑪認為綁匪的作案手段非常古怪,并不像普通的尋仇。
在簡單調查過夫妻兩人的背景后,她直接將矛頭對準了看似無辜的母親艾莉莎。
因為她發現,艾莉莎是個社交網站重癥用戶,經常在網上分享自己工作和帶娃的日常。但她結婚生子之前的生活軌跡,卻沒有任何記錄。
青春期的中二分享,大學時期的快樂生活,剛入社會時的種種經歷,全都是空白,這并不符合常理。
更合理的解釋是,艾莉莎有一段刻意隱藏起來的過去。
順著這條線索,她查到艾莉莎出生于一個宗教社區,那里的人們拒絕現代社會的規則,過著以物換物、沒有私產的生活。
艾莉莎很早便和父母脫離關系,離開了社區,只在父親重病時回去過一次,帶著一個男人和一個孩子。而她離開的當天,她的父親就死了。
至于第三名女主“蕾貝卡”,她的行為更是異常。
在綁走露西亞之后,她一直將她當作親女兒對待。在她的口中,露西亞本就是她的女兒,只是當年被“奪走”了而已……
整個故事看到最后,你會發現每名主角都是惡人,但她們又都深陷無助之中。而無能的警方、無良的媒體,烏合之眾一般的網民更是將一切火上澆油。
接觸案件的警員辦案遲遲沒有進展,將重要證據泄露給記者賺外快;
記者查案不擇手段,不顧隱私地挖掘艾莉莎過去的故事,給她造成二次傷害,但又正是這種不義的手段,使真相得以揭露。
吃瓜網友指責艾莉莎將女兒留給陌生人,是不負責的母親,這種頗具“受害者有罪論”意味的網暴刺激了艾莉莎,卻也促使她拋下一切,最終跨國尋回了女兒。
所以,盡管結局算得上完滿,卻依然讓人心情沉重。
在不斷反轉的懸疑爽感之余,摻雜著作者對復雜人性的觀察,劇集的視聽語言也保持著英劇的基本水準。
對這類短劇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趁熱入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