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一起襲擊事件,打破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平靜,也讓南亞局勢驟然緊張。據央媒報道,印度和巴基斯坦雙方軍隊在克什米爾控制線沿線發生小規模交火。此次交火前,印巴雙方已經宣布多項互相針對的反制措施:印度就一起襲擊事件對巴基斯坦采取“斷水”“斷路”“趕人”等報復措施;巴基斯坦作出回應,對印度采取包括“暫停貿易”“驅逐外交人員”等反制措施。聯合國方面呼吁印巴雙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
印度軍隊(資料圖)
對此,先來看看造成這次印巴局勢緊張的導火索。近日在印控克什米爾發生一起恐怖襲擊事件,造成26人死亡,其中25人都是印度游客。據幸存者描述,恐怖分子在開槍前曾指責印度游客支持莫迪總理,消息一經發布立即引起印度方面的憤怒,莫迪政府將槍擊案歸咎于巴基斯坦支持的TRF組織后,立即對巴基斯坦啟動多項反制措施:駐巴防務人員撤離、使館規模壓縮、陸路通道關閉。其中最危險的一條就是宣布中止執行《印度河水域條約》,印度水利部突然聲稱由于巴方"系統性違反協議",印度將不再履行水資源共享義務。
在這些反制措施中,暫停執行《印度河河水條約》備受關注,因為這是雙方一個具有里程碑的條約,早在1960年簽訂。在這65年時間里,即便是兩次印巴沖突,以及1999年大規模的武裝軍事沖突,印度都沒有暫停執行這一條約。眾所周知,印度河發源于中國,巴基斯坦處于下游,如果印度停止放水,那么對下游的巴基斯坦農業是滅頂之災。對此,巴基斯坦國家安全委員會直接警告稱:“如果印方破壞供水,將被視為‘沖突行為’,將動用所有國家力量給予回擊。”
印度總理(資料圖)
歷史上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有著血海深仇。從歷史來看,克什米爾古代就是一個獨立的王國但是隨著英國撤軍以后,巴基斯坦和印度都宣布對克什米爾擁有主權。兩國為了這塊領土的控制權大打出手,3次大規模的印巴沖突中,有兩次都是因為克什米爾的歸屬權而引發的。歷史上兩國打了三次,特別是第三次巴基斯坦分裂,東巴基斯坦成為現在的孟加拉國,讓巴基斯坦吃盡了苦頭。
如今,巴以沖突、俄烏沖突持續攪亂國際局勢,印巴又在此時密集交火,不排除莫迪政府有趁亂一不做二不休、一舉解決克什米爾問題的可能。當然了,考慮到印度內部局勢動蕩不斷,政壇爭斗異常復雜激烈,印巴局勢在此時升級,也不排除莫迪政府有通過“挑起外部沖突”轉移內部矛盾和注意力的用意。可見,此輪印巴局勢雖然是因為恐襲案而升級,但要想平息局勢,卻受多重因素影響。
然而,更令人震驚的是美以軍機突然現身印度。當地時間25日,美軍一架C-17運輸機從卡塔爾飛抵印度西部,幾乎同時,以色列軍機也現身拉賈斯坦邦首府齋普爾。近年來,美國和以色列相繼向印度出售了大量先進武器裝備,從C-17大型運輸機到“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再到“費爾康”預警機,以色列對印的軍事支持更是深入到雷達與電子戰等關鍵領域。
美國軍機(資料圖)
對于美國來說,印巴鬧得越兇,它就會越高興。因為印巴都是中國的鄰國,如果兩個鄰國發生了軍事沖突,勢必會影響中國周邊的穩定局勢。在美國的推波助瀾之下,如果印巴軍事沖突演變成全面沖突的話,那將會大大牽制中國的戰略部署。屆時,在東海、南海以及臺海方向,中國可能就沒有足夠的精力去關心了。所以,不出意外的話,美國會以一種“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來支持莫迪把事情鬧大,甚至有可能會通過向印度提供軍事援助來升級印巴爭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