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痣,大家都不陌生,畢竟每個人身上都有幾顆。
有人認為,痣也分吉兇,長在不同部位的痣,還有一套特殊的說法,比如“美人痣”、“淚痣”、“媒婆痣”……
聽起來是挺有意思的。不過,你們知道嗎,有些痣可沒那么簡單,它可能是肝病信號、癌癥前兆,一定要當心!
1
一顆痣也可能變成瘤?
有痣青年得當心!
不少朋友都聽過黑色素瘤,和痣長得難辨真?zhèn)?,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此前,浙江一男子就因為忽略一顆小黑痣而去世——
據(jù)廣州日報,浙江一名40歲的男性患者,因為全身痛得厲害到醫(yī)院就診,經(jīng)穿刺活檢確診了惡性黑色素瘤骨轉移。
原來,這位男性患者腳底從小就有一顆黑痣,但不痛不癢。近期黑痣顏色逐漸變深,面積也變大了,但男子并沒有在意。
經(jīng)醫(yī)學檢查證實,這顆像斑一樣淡的黑痣,就是原發(fā)灶,引起癌細胞全身轉移并擴散,全身骨轉移。最后,男子雖然經(jīng)過積極治療,但不到兩個月就去世了。
一顆小小的黑痣,竟能成為“奪命黑痣”,著實讓人意外。那是不是身上只要有黑痣就可能有得癌的風險呢?
其實整體來說,普通痣惡變?yōu)楹谏亓龅目赡苄圆淮?/strong>,我國黑色素瘤發(fā)病情況是約10萬人中有0.9例,但發(fā)病率正在逐年增加。該病的致死率很高,因此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但如果你身上也有一顆“長相非凡”的痣,一定要提高警惕!可以先按照“ABCDE”方法自查是否有惡變風險:
A:不對稱(asymmetry)
痣的一半與另一半看起來不對稱(結構的不對稱以及色素的不對稱),這是危險信號之一。
B:邊緣不規(guī)則(border irregularity)
黑色素瘤邊緣不整或有切跡、鋸齒等,不像正常色素痣那樣具有光滑的圓形或橢圓形輪廓。
C:顏色改變(color variation)
正常痣通常為單色,而黑色素瘤則擁有五彩斑斕的黑,呈現(xiàn)褐、棕、棕黑、藍、粉、黑甚至白色等多種不同顏色。
D:直徑超過5~6毫米(diameter)
5~6毫米是個分界線。直徑超出這個范圍的痣,或短期內明顯長大的痣都要引起警惕;
黑色素瘤一般比普通痣大,任何直徑大于1厘米的痣都需要進行活檢評估。
E:隆起(elevation)
一些早期的黑色素瘤,整個瘤體會有輕微的隆起。
此外,發(fā)癢、按壓疼痛的黑痣也要特別注意,這些也可能是痣惡變的一種表現(xiàn)。
我國皮膚黑色素瘤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有嚴重的日光曬傷史、皮膚癌病史、肢端皮膚有色素痣、慢性炎癥等。
不恰當?shù)靥幚眇?,也可能造成惡變?/strong>比如鹽腌、切割、針挑、繩勒等。大家去痣的時候一定要去正規(guī)醫(yī)院,不要自己隨便操作。
2
一旦皮膚出現(xiàn)這種痣,
十有八九是肝出大事了!
除了黑色素瘤,還有一種紅色的痣也同樣困擾著很多人。
它有一個中心紅點,會向周圍輻射出血管分支,形態(tài)像蜘蛛。用力按壓中心點,周圍會褪色,這種就叫做——蜘蛛痣。
蜘蛛痣是由皮膚小動脈末段擴張引起的。容易長在臉部、頸部、手臂和上半身,本身對身體并沒有什么損害。但它的出現(xiàn)往往暗示著患者有肝硬化、血管功能損傷(如肝肺綜合征及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疾病的可能。
當然,不是只要有蜘蛛痣就代表有疾病,10%~15%的正常人也會長蜘蛛痣,多半是因為生理因素,跟雌激素有關。蜘蛛痣在雌激素水平波動大的情況下容易出現(xiàn),比如兒童發(fā)育期、孕婦等。
但若其他人群突然出現(xiàn)大量蜘蛛痣,有可能是肝臟疾病的預兆。
之前說過,蜘蛛痣跟雌激素息息相關。雌激素的代謝在肝臟中進行,如果肝臟功能受損,它會在體內積蓄,從而出現(xiàn)毛細血管擴張,也就成為了蜘蛛痣。
如果是這種情況引發(fā)的蜘蛛痣,還可能伴隨以下癥狀:
· 黃疸:皮膚或鞏膜發(fā)黃。
· 肝掌:手掌大拇指和小指根部的大、小魚際皮膚處出現(xiàn)片狀充血或紅色斑點,按壓后會變成蒼白色。
· 低熱
· 乏力
如果發(fā)現(xiàn)身上的蜘蛛痣短期內大量增多,原有的蜘蛛痣明顯增大,或伴隨以上癥狀,需要及時去醫(yī)院做檢查,評估肝功能。
3
痣長在這4個地方要留意
醫(yī)生介紹,手掌、腳底、指甲和皮帶區(qū),這4個特殊位置是亞洲人特殊的高危區(qū),絕大多數(shù)的色素痣,都是在這些區(qū)域惡變的。
如果色素痣恰好長在褲帶、肩帶的位置,會更容易在穿衣服時刺激到,從而腫痛、發(fā)炎、出血增加惡變風險!
3
三招預防黑色素瘤
1. 防曬
皮膚黑色素瘤、鱗狀細胞癌和基底細胞癌的發(fā)生與長期受紫外線照射有關,而且受紫外線照射的強度與發(fā)病率有明顯關系。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尤其要注意防曬。
2. 防外傷和不正規(guī)手術
外傷或不當手術會使黑痣惡變,例如用化學腐蝕劑燒灼、足療師挖除術,常導致惡性黑色素瘤的發(fā)生。
3. 防反復摩擦刺激
位于頭面部、會陰、足底等經(jīng)常受摩擦部位的黑痣,也容易發(fā)生惡變。
編輯:Selex
圖文來源:騰訊醫(yī)典、養(yǎng)生每日推送、央視一套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廣東最生活出品,轉載請聯(lián)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