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后,時間多了,節奏慢了,很多人喜歡請親戚朋友來家里吃飯。
總想著,人老了嘛,圖個熱鬧,也順便拉近關系。
可現實往往沒那么美好。
你以為請客是情分,對方卻可能把你的熱情當成“敲門磚”,順勢討便宜、要好處。
尤其這三類人,請一次,基本就是給自己埋了雷。
吃的不只是飯,還有你往后清凈日子的安寧。
真別不信,社會就是這么現實。
01
打聽你家底的親戚。
退休之后,最容易打交道的就是親戚。原以為吃頓飯能走動走動,感情更近。
但有一種親戚,飯桌上坐著,心里算盤已經打得噼啪響。
嘴里問的全是家底:“你退休金多少啊?”“你這房子以后準備怎么分?”“你兒媳是哪里人?”
這種人,飯還沒吃完,八卦就記了半本小本子。你以為是拉家常?其實早就在做“資產調查”。
我樓下鄰居,剛退休那年請了幾位親戚來吃飯,結果第二天,整個小區都知道他家有兩套房、一個兒子準備出國、還有一筆養老錢。
親戚之間的信任,從那頓飯開始,就變了味。
現實里,感情不是靠吃頓飯維系的。有些關系,遠一點,才舒服。
一旦你退休后還有點“余錢”,這種人就像嗅到了血的鯊魚,追著不放。
請了一頓飯,麻煩一籮筐,煩心事才剛開始。
02
專門比較的老朋友。
有些人,一見面就開始比。
比兒女出息、比孫子學校、比自己跳廣場舞有多少“粉絲”。
原本是一頓簡單的飯,結果被搞得像人生成績單發布會。
我認識的一個阿姨,退休后特別喜歡請“老閨蜜”吃飯。可每次聚完,心里都堵得慌。
對方吃飯的時候不停說:“哎呀,你孫子才上小學哦?我孫子都準備留學了。”
“你們這菜一般哈,我們那邊的老年食堂,請的是五星主廚。”
表面看似聊生活,實則句句帶刺。
一次兩次還能忍,時間長了,真是吃一頓飯,堵三天心。
現實就是這樣,有些人不是來吃飯的,是來刷優越感的。
你請的是朋友,對方請的,是鏡子。讓你看看自己哪里“不如她”。
這種人,最好敬而遠之。否則你越熱情,她越看你笑話。
03
專門蹭飯的“老熟人”。
退休以后,有種人最煩:平時從不聯系,一聽你清閑了,就突然“想你了”。
說白了,不是想你,是想你家飯桌。
這種人,嘴上說“好久不見”,一坐下就是大吃大喝,走之前還可能說句:“哎,最近手頭有點緊……”
要錢不多,就幾百幾千,你要是不好意思拒絕,就等著被賴賬。
我認識的一個熟人,退休后請了個“以前一起跳舞的老哥”吃飯。
對方吃得滿嘴流油,還感慨說“人還是你實在”。
結果吃完不到三天,發來微信,說要借兩千塊。
一開始說“月底還”,后來就人間蒸發,朋友圈還天天曬海鮮。
現實里,這種人見多了。
你熱情,他上臉;你不請,他說你小氣。
請一次,是情分;請兩次,是犯傻。
讓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里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