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親大哥結(jié)婚了。熱鬧的婚禮上,親戚朋友齊聚一堂,喜氣洋洋。而我,參加了,卻沒有送份子錢。
很多人事后問我:“你沒包紅包?你怎么想的?”
甚至還有人直接說我“不懂事”“不懂人情世故”。
我沉默了很久,想說很多,卻又無從解釋。
這件事,一直壓在我心里。是的,我真的沒送份子錢,但我也在問自己:我做錯了嗎?
不是我不想給,而是現(xiàn)實讓我難以開口
其實我和大哥的感情并不差,小時候他也照顧過我。但這些年,我們漸漸有了距離,有些事說不出口,有些賬也沒法細算。
我自己生活也不容易。兩個孩子還小,房貸壓著,自己又剛剛從失業(yè)中走出來。
那段時間,我每天為了幾百塊的副業(yè)奔波,日子可以說是捉襟見肘。
我本來是打算包一份的,但看著手里那幾百塊,我真的猶豫了。
不是吝嗇,是現(xiàn)實讓我明白:我不是不想給,是實在給不起。
可在別人眼里,我卻成了“沒良心”的人
婚禮結(jié)束后,我能感覺到大嫂和一些親戚對我冷了許多。
朋友圈他們曬著紅包、禮金,我卻像個“局外人”。
我想說:我沒逃避婚禮,也沒躲著不去,只是沒“出份子”。我盡了自己的情分,卻被否定了全部。
人情世故,有時候不是看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有沒有“跟著別人一起做”。
但我心里知道,我從來沒忘過這個家
我記得爸媽生病時我第一個趕回去;家里出事我也沒退縮過;節(jié)假日我也常常帶孩子回娘家。
我不是不懂情義,只是表達方式不同。
不是不講情分,只是我過得太緊。
那天婚禮結(jié)束,我一個人回家的路上,一邊走一邊問自己:“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可我也問:“我如果借錢包個大紅包,那就對了嗎?”
后來我明白,有些事,不一定有對錯
送不送份子錢,背后是能力,是現(xiàn)實,是感情,也有些無奈。
每個人的處境不同,選擇也不同。
我承認,我的做法可能讓人誤解。也許我可以提前解釋,也許我該寫張卡片表示心意,也許我能換一種方式表達祝福……
但我也知道,不包份子錢,不等于我不在乎這個家,更不等于我沒心沒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