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環(huán)球時報報道,為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中方管制稀土出口精準反擊特朗普關稅,令不少西方業(yè)界人士直“喊疼”。據(jù)環(huán)球時報援引英國《金融時報》稱,中方管制措施引發(fā)了歐洲和日本汽車行業(yè)對供應短缺和停產的擔憂,由于相關稀土和磁鐵庫存極為有限,不少企業(yè)急于囤貨并尋找替代供應。報道還提到,盡管日本等國一直在尋找減少對中國稀土依賴的方法,但建立新供應鏈面臨諸多難以逾越的挑戰(zhàn)。一些貿易商和高管警告稱,一旦中方完全切斷出口,關鍵磁鐵的庫存將在數(shù)月內耗盡。一直以來,日本在汽車產業(yè)和高密度儀器上的發(fā)展都是非常杰出的,尤其是在汽車行業(yè),日本對應的汽車技術發(fā)展和產業(yè)鏈布局,都一度成為領域內的佼佼者。就連享有“汽車之都”的德國,日本在其面前也是毫不遜色的,可見日本研發(fā)的混動汽車在領域內也是聲名遠揚的。但據(jù)媒體報道,我國對美國稀土資源上的把控,也間接讓日本失去稀土資源上的供應,從而讓其陷入一定的恐慌,只因日本積極發(fā)展的汽車行業(yè),對原材料的要求正是我國管控的稀土。??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資料圖)
深究其中原因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中國稀土禁令是沖著特朗普去的,實際把日本退路全給堵了,新能源車需要的永磁電機要釹鐵硼,電池組要鑭系元素,這些硬通貨現(xiàn)在全掐在中國手里。要知道,一輛混動車得用五公斤稀土,現(xiàn)在原材料價格蹭蹭往上竄,日系車引以為傲的省油賣點眼瞅著就要變成賠錢買賣。日本車企現(xiàn)在就像被掐住七寸的蛇,混動生產線停機一天損失上億日元,不停機耗光庫存也是等死。按這個趨勢下去,不出仨月,日本四大車廠全得停產大吉。根據(jù)日本經濟產業(yè)省的數(shù)據(jù),今年2月份,從中國進口的鎵材料同比暴跌了85%! 更要命的是,鏑、鋱等關鍵稀土的價格更是飆升了300%!這些稀土可不是普通的石頭,它們是混合動力汽車的核心部件——永磁磁鐵的重要組成部分!豐田、本田這些日本汽車巨頭,他們的混合動力汽車每輛車都需要消耗2到4公斤的稀土!想想看,這得多少稀土啊!法蘭克福貿易商Tradium的金屬交易員揚?吉澤更是直言不諱地說,一旦新供應中斷,生產線全面停擺將是板上釘釘?shù)氖聦崳?
汽車是日本支柱產業(yè)(資料圖)
日本車企并非沒有嘗試自救。豐田等企業(yè)曾推出"稀土減量技術",試圖減少對稀土的依賴。但結果卻適得其反:雖然稀土使用量有所下降,制造成本卻大幅上升,車輛性能也嚴重下滑。要知道,日系車一直以"皮實耐造、省油實惠"著稱,成本上升意味著售價提高,這無疑會讓日系車失去市場競爭力。面對稀土危機,日本并非坐以待斃。這些年,日本一直在尋求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試圖建立多元化的供應體系。然而現(xiàn)實卻一次次給了日本沉重打擊。畢竟無論是精煉技術還是供應鏈,都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為何非要依賴中國稀土呢?稀土之所以“稀有”,不僅是因為產能有限,更是因為提取難度太大。而且用于工業(yè)的稀土,必須兼顧“低成本”的優(yōu)勢,而擁有成熟先進稀土提取技術,且能夠保證低成本的,全世界也只有中國做得到了,尤其重稀土,中國依然是全世界唯一具備分離能力的國家,完全壟斷。據(jù)2023年的國際數(shù)據(jù),全世界約90%的精煉重稀土都是從中國進口的。這就可以很好解釋,為何稀土是中國的“王牌”。?
中國有大量稀土(資料圖)
那么進行稀土禁運,是否會影響中國的經為濟利益?有影響,但不是那么大。這是中國國內對稀土的需求也在上升,尤其在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40年,釹等稀土需求將增10倍。中國的雙重角色——既是最大生產國又是最大消費國。中國生產的稀土,完全可以留給自己用。在中國的反擊之下,曾經咋咋呼呼的特朗普似乎講道理了很多,面對ABC的采訪,特朗普說他對中國一定也不強硬,反而很友好,他覺得145%的關稅實在太高了,愿意和中國達成協(xié)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