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國情報道,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上再次對美方聲稱“中美正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的言論作出嚴正回應。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明確表示,中美目前并未就關稅議題進行任何形式的磋商或談判,敦促美方不要混淆視聽。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對媒體表示,美方當天上午“已與中方就關稅問題進行會談”,并堅稱“美中溝通渠道一直暢通”。然而,中方對此予以堅決否認。
這對在G20財長會召開前夕,主動談及“大幅下調”對華關稅稅率可能性的特朗普政府來說,中美財長沒談成無疑是一個“重大損失”。因為近半個月以來,美方一直聲稱中美正在進行關稅磋商,且有望在未來兩到三周時間內達成貿易協議。如今,中方連財長會晤的機會都沒給美方,足以證明特朗普政府自以為的“讓步”,既沒能讓中方滿意,也沒有讓本輪關稅戰告一段落。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孝松則指出,美國國內反對對中國加征高額關稅的聲音強烈。由于中國產品質優價廉,對美國消費者和廠商至關重要,高額關稅將中國產品阻擋在美國之外,導致一些產品無法找到替代品,降低了美國民眾的生活質量;即便能找到替代產品,價格也會提高,從而引發通貨膨脹。特朗普在此時宣稱將“大幅下調”對華關稅,除了美國經濟承壓外,中期選舉的政治考量也是重要因素。
近日,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受首相石破茂之命前往華盛頓,作為美國口中的“最優先”談判方,與美方展開關稅磋商。然而,在談判的最后一刻,美國總統特朗普無視外交規則突然攜其高級經濟顧問介入,談判地點也從原定的財政部臨時改為白宮。赤澤在與美方會談后的記者會上稱:“我地位低之又低,卻得到特朗普接見,對此由衷感謝。”他的態度在日本網絡上引發爭議,一些日本網民認為他過于謙卑。
赤澤亮(資料圖)
近日,由于中國幾乎不再從美國進口大豆,為幫助美國彌補對華出口的損失,日本正考慮增加對華大豆進口量。與此同時,日本正在想盡辦法說服特朗普政府取消關稅。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將計劃于4月30日至5月2日訪問美國,并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其他特朗普政府官員會面。他表示,日本尋求與美國達成一系列關于貿易的協議。
日本大豆進口總量增長317萬噸。其中,美國大豆占65.7%,巴西占23.4%,加拿大占10.4%。過去五年,日本的大豆需求一直在每年350萬至390萬噸之間,日本進口大豆經常被用來制造食用油。日本的大豆自給率約只有7%。日本從美國進口了208萬噸大豆,只相當于我國去年從美國進口2212萬噸大豆的9.4%。所以讓日本來消化美國進口的大豆確實為難。
美國大豆(資料圖)
日本是美國特朗普政府實施“對等關稅”政策以來首個公開的談判對象,實際上,日本與美國的經貿赤字并不是全世界最突出的。美國商務部今年2月5日發布的2024年貿易統計數據顯示(按伙伴國家/地區劃分),美國與日本的貿易逆差為685億美元,位居第7,此外,日本連續5年都是美國最大的投資國,對美國經濟貢獻不小。因此,無論是從日美經貿赤字規模,還是從日本對美投資額度來看,美國都沒有迫切的理由優先解決日美經貿赤字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