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極目新聞報道,美國政府知情人士表示,美中仍在就芬太尼問題進行談判,但中方“不夠真誠”,美方可能采取更多懲罰措施迫使中國采取實質性行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責任在美國自身。美方無視中方善意,對中國無理加征芬太尼關稅,這是典型霸凌行徑,嚴重破壞雙方在禁毒領域對話合作。美方應該清楚,抹黑攻擊無法掩蓋美方自身的失責,以怨報德也無助于問題的解決,施壓威脅更不是同中國打交道的正確方式。
早在今年2月,特朗普就悍然以“芬太尼”為借口對中國產品加征10%關稅,挑起新一輪貿易緊張。結果才過兩個月,不但沒有獲得所謂“戰略優勢”,反倒令全球股市大跌,美企叫苦連天,白宮不得不出來“滅火”。多家美媒相繼披露:白宮私下已在評估“調整關稅工具”的緊迫性。于是我們看到,從貝森特到萊維特,從財政部到新聞發言人,白宮全線啟動“控盤發言模式”,先造聲勢、再拋風向,說什么“預計很快達成協議”“中方頻繁接觸”“談判基礎已打好”。但當記者追問細節時,回應卻是“目前談判尚未啟動”。
特朗普(資料圖)
而特朗普冒著被打臉的風險,散播“中美正在談判”的虛假信息,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主動向中方示弱,希望能夠與中方開啟談判。特朗普個人風格非常突出,他一直試圖將自己塑造成政治強人,讓他的鐵桿支持者認為他就是“美國的救世主”。所以要通過放風的方式,向中方暗示盡快開啟談判。第二,面對市場的負面反饋,特朗破面臨著極大的內部壓力,所以通過編造“中美正在談判”的假消息,來安撫市場情緒,釋放積極信號。
那么,對于美國拋來的對話談判意向,我國到底是什么態度呢?我國不來虛的,直接向美國開出三個條件,釋放不同尋常的信息。具體來說,我國開出的三個條件如下:第一、美國應該尊重中國,管束政府內閣成員的貶低言論;第二、中方希望美國任命一位聯絡人,并且這個聯絡人是直通特朗普,得到特朗普支持的人;第三、中方希望中美聯絡人先會談,會談達成基本共識后,才有中美最高層級會晤,簽署相關協議。
美國股市市場(資料圖)
希臘前財長亞尼斯·瓦魯法基斯此前表示,特朗普將關稅武器化,絕非簡單的美中對抗或美歐博弈。其本質是美國統治階級為維系自身權力、強化全球霸權地位而采取的主動策略。他提醒道,“若這種策略需要以美國民眾承受重大代價為前提,他們仍會毫不猶豫地推進。因此,我要給中國朋友們的忠告是:切勿誤判形勢,認為當美國自身痛苦達到臨界點時,特朗普政府就會退縮。”他強調,只有當美國統治階級承受的代價足夠慘重時,政策才會轉向——這才是決定事態發展的終極標準。
特朗普如果真的想談,那就先回到“尊重”和“對等”的正道上來。中國政府首先是在金融市場方面,國家隊出手穩定股市,央行釋放流動性,人民幣匯率保持堅挺。其次,在出口領域,中國啟動對部分美國產品限制出口,同時提升與東盟、拉美、非洲的戰略合作水平。與此同時,在產業政策方面大力扶持內需和本土替代產業,推進“去美化”供應鏈戰略。外交層面上,近日中方密集出訪多國,強化多邊主義立場,聯合歐盟、金磚、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機制,對抗美國單邊主義。
特朗普(資料圖)
最后,特朗普放出“中美正在進行談判”的假消息,這是做給其他國家看的。對于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全球多數國家都是敢怒不敢言,有的主動拿出不少利益向美國示好,尋求特朗普在關稅上手下留情,有的主動找上美國尋求談判。但是,美國“拉攏”90個國家“圍華”行動還是失敗了,根本就沒有多少國家配合他。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朗普沒有退路,只能暗戳戳的使些小伎倆了。現如今,就看特朗普政府接下來又該怎么辦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