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鐘茂
泰國“東部經濟走廊”(以下簡稱“EEC”)作為泰國政府重點打造的國家戰略發展區,已成為東盟地區最具活力的工業投資目的地之一。其中,羅勇工業園、安美德城工業園和林查班工業區作為EEC區域的三大核心工業園區,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配套設施和優惠的投資政策,吸引大量中日韓企業的產業投資。
三大工業園區背景與發展現狀
1.泰中羅勇工業園:中泰產能合作的典范
泰中羅勇工業園是由中國華立集團與泰國安美德集團于2005年合作開發的現代化工業區,位于EEC核心區域羅勇府331號高速公路旁,距離林查班深水港僅27公里,距曼谷115公里,交通區位優勢顯著。
作為中國首批境外經貿合作區之一,該園區總體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采用分期開發模式。目前,已開發完成8平方公里,入駐中國企業近180家,累計投資超過40億美元,創造產值超190億美元。園區產業定位聚焦中國具有傳統優勢的汽摩配、機械制造、新能源、電子電氣等領域,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集群。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園區不僅為中國企業提供“一站式”中文服務,還通過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以下簡稱“BOI”)為入園企業爭取到最高8年企業所得稅減免等優惠政策。經過近20年發展,泰中羅勇工業園已成為中泰產能合作的標桿項目,被中國商務部認定為“海外最成功的中國工業園區”之一。
2.安美德城工業園:泰國本土工業園區的領軍者
安美德城工業園(Amata City Industrial Estate)由泰國安美德集團開發,是泰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工業園區之一,始建于1989年,占地約50平方公里。園區位于春武里府和羅勇府交界處,屬于EEC政策覆蓋的核心區域,享受BOI提供的各項投資優惠。
安美德城工業園面向全球投資者,目前已吸引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入駐,其中包括眾多世界500強企業。園區產業布局多元化,涵蓋汽車制造、電子電器、石化、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
近年來,為順應EEC發展戰略,安美德集團加速布局面向未來產業的智慧園區,重點吸引新能源汽車、PCB電路板、智能電子等高新技術產業。據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安美德工業園區土地過戶總收入達169.39億泰銖,預計2025收入或將繼續增長50%,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此外,安美德城工業園利用技術創新來推動工業和經濟發展,著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城市”。園區建設除了構建環保可持續的生產流程,還強調“智慧社區”和“智能教育”等多功能多維度的創新改革,在可持續管理方針的指引下,實現經濟高效能發展。
3.林查班工業區:依托深水港的物流與制造中心
林查班工業區(Laem Chabang Industrial Estate)建立于1990年,是依托泰國最大深水港——林查班港發展起來的重要工業基地。該工業區位于春武里府,距曼谷約130公里,是EEC戰略中港口聯動型工業園區的典型代表。林查班港作為東盟地區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之一,為工業區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物流優勢,使其成為出口導向型企業的理想選址。該工業區重點發展汽車及零部件、物流倉儲、石化及重型機械等產業,形成了與港口業務高度協同的產業生態。
與羅勇工業園和安美德城有所不同,林查班工業區更側重于憑借港口優勢,吸引大量需要大宗原材料進口和成品出口的重工業企業。園區內基礎設施完善,設有保稅區和專用物流通道,可實現高效的海關通關和貨物轉運。
隨著EEC戰略的推進,林查班工業區正致力于轉型升級為集制造、物流、貿易于一體的綜合型產業園區,并在泰國東部沿海工業帶中扮演關鍵角色。
中日韓企業投資特點與產業布局分析
中國企業:聚焦優勢產業轉移與新能源布局
中國企業在EEC三大工業園區的投資呈現出明顯的產業鏈整體轉移特征,其中泰中羅勇工業園作為專門面向中國投資者的園區,集中了中國對泰投資的近半數項目。
據泰國工業區管理局(IEAT)統計,中國制造商已在泰國設立585家工廠,投資總額超過5477.6億泰銖(約合156億美元),占泰國所有外國直接投資的14%。在產業分布上,中國企業主要集中于電器器材制造、汽車設備、橡膠制品三大領域,這與中國國內優勢產業高度吻合。
首先是汽車及零部件制造領域。中國汽車企業在EEC區域的投資呈現全產業鏈布局特征。2020年11月,長城汽車在羅勇府偉華工業區(WHA Eastern Industrial Estate)投資226億泰銖(約7億美元)建設整車制造廠,該項目于2021年6月正式投產,年產能達8萬輛,未來可擴展至15萬輛,產品主要面向東盟和澳大利亞市場。這是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在泰國最大的單筆投資之一,是中國車企布局國際化的一個里程碑式項目。
2024年8月,海爾集團在春武里府WHA東海岸工業區投資建設空調工業園,占地面積32.4萬平方米,一期工程計劃于2025年9月建成投產,預計年產能將達600萬套空調產品。該項目不僅生產家用空調,還包括房車空調、移動式空調等特有“品種”,并面向北美、歐洲、東南亞、東亞等全球市場出口。
在零部件領域,2024年12月,天龍股份宣布其泰國生產基地主體建設已完成,預計2025年上半年投產,主要生產汽車零部件及工業控制產品,旨在增強全球市場競爭力。該項目是天龍股份國際化戰略的關鍵一步,將有效提升其在東南亞市場的響應速度和服務能力。
同時,在電子電器與新能源產業領域。中國電子制造企業在EEC的投資呈現技術升級的趨勢。2021年9月,華為技術(泰國)有限公司簽約入駐EEC數字創新園區,建設5G創新中心和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于2022年啟動建設。該項目將促進泰國數字基礎設施發展,為當地企業提供先進的5G和云服務解決方案。
另外,中國企業進軍泰國呈現全產業鏈布局的態勢。例如,中策橡膠(泰國)有限公司于2019年啟動三期擴建項目,投資150億泰銖建設輪胎制造基地,于2021年正式投產。該項目充分利用泰國豐富的橡膠資源,實現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全產業鏈布局,產品主要出口歐美高端市場。
日本企業:深耕汽車產業鏈與高端制造
日本企業對EEC區域工業園區的投資歷史最為悠久,自1960年代起就開始了大規模布局,目前已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統。
汽車產業是日本的傳統優勢產業,而日本車企也是較早進行全球化布局的領軍者。在安美德城工業園和林查班工業區,日本企業尤其是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商占據著主導地位。
2020年,豐田汽車(泰國)有限公司宣布投資100億泰銖升級春武里府Gateway City工業區的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設施,新生產線于2022年投產。該項目是豐田泰國電動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年產能提升至15萬輛混合動力汽車。
本田汽車(泰國)有限公司于2019年在巴真府Rojana Industrial Park追加投資58億泰銖建設電動車零部件生產基地。該項目專注于電機、電池包等核心零部件的本地化生產,為泰國電動汽車產業鏈的發展奠定基礎。
除此之外,在高端制造與電子產業領域,日本企業的投資呈現出技術領先優勢。2020年,三菱電機(泰國)有限公司投資30億泰銖在安美德城工業園建設空調壓縮機智能工廠。該工廠采用工業4.0標準,實現生產過程的數字化和自動化,產品銷往全球市場。
2018年,日立電梯(泰國)有限公司投資15億泰銖擴建春武里府Hemaraj Eastern Seaboard Industrial Estate的電梯制造廠,新生產線于2020年投產。該項目引入最新的物聯網技術,使電梯產品具備遠程監控和預測性維護功能,提升產品競爭力。
另據外媒報道,未來五年,日本汽車制造商將在泰國投資1500億泰銖。其中,豐田汽車和本田汽車將分別投資約500億泰銖,五十鈴汽車將投資300億泰銖,三菱汽車將投資200億泰銖。
韓國企業:聚焦新興產業與差異化競爭
相比于中日企業,韓國對EEC工業園區的投資規模相對較小,但近年來在新興產業領域的布局引人注目。韓國企業采取差異化競爭策略,重點投資電動汽車、鋰電池、智能家電等技術密集型產業。例如,現代汽車投資100億泰銖在羅勇府偉華工業區建設的電動車工廠是韓國在EEC區域的標志性項目,預計2025年投產。該項目是現代汽車瞄準東南亞的核心戰略,將生產面向東盟市場的專屬電動車型,年產能規劃為5萬輛。項目投產后,或將成為韓國新能源汽車進軍東盟市場的重要基地。
電子產業是韓國的傳統優勢產業。2018年,LG電子(泰國)有限公司投資65億泰銖擴建羅勇府Hemaraj Eastern Seaboard Industrial Estate的家用電器制造中心。該項目主要生產高端冰箱、洗衣機等產品,出口歐洲和北美市場,年產能可達200萬臺。
2020年,三星SDI(泰國)有限公司投資200億泰銖在春武里府Wellgrow Industrial Estate建設鋰電池生產設施。該項目專注于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研發生產,為東南亞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市場提供核心零部件。
選好址,不“迷路”
行業需求是選擇泰國各大工業園區的主要因素。在泰國選擇工業用地時,需要結合行業特性進行深入分析。
1. 交通與連通性
工廠選址需要優先考慮交通網絡,包括港口、高速公路和機場,以確保物流成本最低。例如,汽車行業主要依賴出口,通常選擇靠近林查班港和春武里的工業園區,便于整車和零部件的國際運輸;電子制造業依賴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因此傾向于位于EEC或曼谷周邊,確保與供應商和市場的緊密聯系;食品加工行業需靠近農業區,同時考慮到食品供應鏈的時效性,選址需兼顧物流便利性和食品安全標準。
2. 環境和法規
泰國部分地區存在洪水、土壤污染或空氣質量問題,因此,企業需對目標區域進行詳細的環境影響評估。另外,工業區的環保法規需符合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策略。例如,食品加工企業需考慮污水處理設施,以符合食品安全和環保要求;電子制造業和汽車行業需要保證廢棄物處理符合泰國環保法規,避免污染問題影響企業長期運營。
3. 勞動力市場與運營成本
工廠運營成本不僅包括土地租金,還涉及勞動力成本、原材料供應和公用設施費用。泰國的勞動力成本相較于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略高,但熟練技工數量也相對較多,特別是在EEC區域。
4. 政府激勵政策
泰國政府為促進工業發展,提供各種稅收優惠和投資補貼。例如,BOI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企業所得稅減免、關稅優惠等政策;EEC區域享有特殊經濟區待遇,政府支持電子、汽車、航天、生物技術等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
企業在泰國選址時,應遵循幾個步驟:一是明確行業需求,了解企業對物流、勞動力、成本和政策支持的具體需求。二是研究工業園區,查找符合行業需求的工業園區,例如EEC適合汽車和電子行業。三是評估土地及周邊資源,檢查目標區域的基礎設施、電力供應、互聯網連接等要素。四是實地考察,建議對目標園區進行現場評估,并與園區管理方溝通了解詳細政策。最后,結合上述所有因素,選擇最符合長期戰略規劃的土地。
泰國是東南亞最重要的制造業基地之一,工廠選址的正確性直接影響企業的運營效率和長期發展。在當前泰國政府大力推動EEC發展的背景下,選擇合適的工業園區,將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競爭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