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糖尿病患者張大爺突發胸悶、乏力不適,檢查后提示心梗,緊急轉至心內科進一步診療。
回想起近些年來的節假日,糖尿病患者出現心梗的案例并不少見,而且往往有3個特征:
糖尿病的病程較長;
基礎疾病較多,且血糖控制較差;
節日期間的飲食與作息變化。
研究發現,34.8%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病程超10年的患者的冠狀動脈鈣化評分較常人高3倍。
簡單來說,就是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心梗。
心梗發作前,可能會有下面這些預兆,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看,關鍵時刻能救命!
01 典型表現
1.持續性胸痛:胸部正中或偏左區域出現壓榨性疼痛,持續超過15分鐘,含服硝酸甘油也無法緩解。
2.放射痛:疼痛可能蔓延至左側肩背、手臂內側(尤其小指)、下頜或上腹部。
3.瀕死感:伴有面色蒼白、冷汗淋漓、呼吸困難,部分患者描述“像巨石壓在胸口”的感覺,瀕臨死亡。
02 糖尿病患者需警惕的隱匿癥狀
1.無痛性心梗:因長期高血糖損傷神經,神經病變導致痛覺感知下降,約30%的糖尿病患者發病時無明顯胸痛,僅表現為惡心、頭暈或極度乏力,面色蒼白、冷汗。
2.消化道癥狀偽裝:突發上腹脹痛、嘔吐,易與急性胃炎混淆,曾有患者因“胃痛”就診,最終心電圖顯示廣泛前壁心肌梗死。
3.腦部癥狀:老年人可能突然出現意識模糊、言語混亂,需與腦卒中鑒別。
03 突發心梗,急救關鍵動作
1.第一時間打急救電話120:告知病情,選能做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醫院。
立即保持患者平臥或半坐位,防止窒息。
血壓>90/60mmHg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5分鐘/次,≤3次)。
嚼服阿司匹林300mg(出血性疾病等禁忌下禁用)
2.當患者出現心跳驟停時,實施高質量心肺復蘇(按壓頻率100-120次/分)。
3.有條件的話,監測血氧,目標維持在≥94%,備好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同時,避開這3個危險行為:
別自己開車去醫院:太危險,別冒險。
別迷信偏方:像拍打、劇烈咳嗽這些,都不靠譜。
節假日別耽誤就醫:有情況及時就醫,別耽擱。
平時,糖尿病病友要:
做好血糖管理,盡量避免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0.0 mmol/L,保持糖化血紅蛋白<7%,血糖波動別太大。
血壓控制目標<130/80 mmHg,對于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應將低密度脂蛋白(LDL-C)控制在<1.8 mmol/L,無禁忌情況下建議他汀類藥物需長期規律服用。
運動中注意監測心率,目標心率=[(220-年齡)-靜息心率]×40%~60% +靜息心率,警惕運動過度誘發心臟疾患。
建議準備個“節日應急醫療包”,放急救藥、血糖儀和緊急聯系卡,有備無患。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為作者點點“”和“”吧!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原創的動力!
作者:彭少林 湖南醫藥學院總醫院內分泌代謝與臨床營養科 主治醫師
審校:楊水冰 湖南醫藥學院總醫院內分泌代謝與臨床營養科 主任醫師、教授
單位:湖南醫藥學院總醫院內分泌代謝與臨床營養科,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懷化分中心,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懷化分中心(MMC),懷化市科普教育基地
參考文獻:
[1]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2 概要[J]. 中國循環雜志,2023,38(6):583-612.
[2]MEMBERS W C,VIRANI S S,NEWBY L K,et al. 2023AHA/ ACC/ACCP/ASPC/NLA/PCN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ronary disease: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Joint Committe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 J Am Coll Cardiol,2023, 82(9):833-955.
[3]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 [M]. 第10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24.
[4]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J]. 中華糖尿病雜志,2025,17(01):16-13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