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新聞網消息,外交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及,為獲得關鍵稀土,美方發布了海底采礦行政令,這一舉措遭到了環保主義者的反對。請問中方對此有何回應?對此,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美方的行政令涉及不屬于國家管轄范圍的國際海底區域。根據國際法,國際海底區域及其資源屬于人類共同繼承財產。在國際海底區域從事礦產資源的勘探和開發活動,必須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國際海底管理局框架內進行。國際海底區域的法律地位和勘探開發制度獲得國際社會普遍認可,在國際實踐中得到切實遵循。
特朗普正式簽署了行政命令,允許美國開發近海關鍵礦產和資源。其目的不言而喻,自然是想解決被中國卡脖子的稀土問題,想與中國抗衡。行政命令中說是美國近海,但這里很多海域在國際上可是公海,理論上各國是不能隨意開采海洋資源的。1982年聯合國就通過了《聯合國海洋公約》,當時規定主要集中在公海捕魚的問題。至于深海采礦,雖未有完整的制度,但其開采行為也將受到嚴格限制。
稀土(資料圖)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計劃將這些囤積本土,以應對"萬一和中國鬧別扭被斷供"的極端情況。畢竟中國掌握全球85%的稀土加工能力,連美國自家開采的稀土也得打包運到中國"代加工"。對此,美國議員們一邊高呼"不能讓中國卡脖子",一邊身體誠實地把采礦機器人派向了海底。挪威今年剛成全球首個批準深海采礦的國家,美國就火速跟進,被環保組織痛批"破壞地球最后凈土"。
最魔幻的是,美國至今都沒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現在卻要強占公海資源,被ISA秘書長懟臉輸出:"這就是現代海盜行為!"更離譜的是加拿大TMC公司跟著渾水摸魚,申請在東太平洋"電池金屬寶庫"克拉里昂-克利珀頓區采礦。這地方海底鋪滿含鎳、鈷、錳的金屬結核。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為了緩解稀土短缺,就想去深海挖礦,這想法不是第一次,4月12號特朗普就想簽文件。特朗普希望深海礦石能緩解中國稀土的壓力,據說海底有金屬結核,這些金屬在海底高壓下形成稀有礦石。但有人分析,深海開采不現實也不合法,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禁止深海開采,美國當年沒簽字。美國想占太平洋海域的稀有資源,但現在條件不成熟,專家說至少還得等10年。
事實上,就算就算真挖到了,也得送來中國。稀土本身并不是真稀缺,關鍵是你得有辦法把它“變現”。挖出來的是礦石,要變成能用的材料,中間得經過分離、提純、冶煉這些復雜的環節。而在這條產業鏈上,美國不是短板,是根本沒板。中國掌握著全球超過九成的稀土精煉能力,這可不是一時半會能追得上的優勢。中國的煉廠遍布全國,技術成熟,成本低,效率高。光是建一個煉廠,在美國就可能比中國貴出三倍以上,還得面對環保審查、法律訴訟,走個流程幾年都不一定批得下來。
特朗普(資料圖)
從多方面來看,特朗普簽署的深海開采行政令有些“草草了事”,可能在他看來,只要簽署海底礦石就會自動投懷送抱,這有些理想化,但現實是特朗普應該好好想想如何結束這場關稅競爭,是自己投降還是繼續咬牙堅持,這都取決于特朗普。只要特朗普有足夠的誠意,中方或許就會與美國進行通話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