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魯門號航母突然海上急轉彎,一架艦載機連同牽引車被從機庫直接甩進海里,怎么還有這種操作?
據CNN報道,當地時間4月28日,美國海軍杜魯門號航母再次發生艦載機損失事故。1架F/A-18E“超級大黃蜂”戰斗機在機庫進行拖曳作業時,因杜魯門號突然急轉彎被從機庫甩到了海里,連帶負責拖曳飛機的牽引車也一起墜海,損失慘重。
【杜魯門號在測試中急轉彎】
美國海軍稱,這次事故至少造成了60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不幸中的萬幸是沒出現人員傷亡,牽引車駕駛員和其他地勤都在第一時間逃出“危險區域”。
對于杜魯門號為什么會突然急轉彎引發這起事故,海軍那邊卻沒有公開更多細節。
據一名匿名高級官員透露,杜魯門號會毫無征兆地急轉彎,是因為該艦當時正在躲避胡塞武裝的反艦導彈打擊,在緊急情況下執行了規避航行命令。
雖然這個說法沒有得到五角大樓方面的證實,但考慮到這類艦載機墜海事故屬于做好準備就能避免,會發生就說明美軍對此毫無準備。
這位匿名官員透露出的消息有相當高的可信度,這件事來得太突然了,以至于杜魯門號手忙腳亂,航海部門都沒來得及通知艦上人員做好準備,就先打了一個滿舵急轉彎。
【CNN報道杜魯門號損失了一架F/A-18E戰斗機】
杜魯門號應該慶幸,這次事故只是甩出去了一架“超級大黃蜂”和牽引車,如果把甲板和機庫中的人員都甩出去一串,那么總有幾個軍官要吃不完兜著走了。
對于美國海軍來說,這起事故的嚴重程度可能比去年他們誤擊己方一架F/A-18F戰斗機還要大。原因是在理論上,杜魯門號作為紅海護航行動中的核心艦艇,不應該如此手忙腳亂。
要知道作為世界上航母使用經驗最豐富的國家,美國海軍對于“如何在戰時保護航母不受攻擊”這件事投入了巨量的資源和精力。成果,就是今天我們看見的航母打擊群。
整個打擊群以航母為核心,再由驅逐艦、巡洋艦組成護航艦船為航母提供防御火力。
護航艦船在構建防御網時,還會分出內外兩層或更多層防御圈。再加上航母還會在周邊部署巡邏艦載機加強整個打擊群的空中預警和攔截能力,各單位一環套一環,讓航母處于整個防御體系的最中心位置。
【美軍航母打擊群的構成示意圖】
在這種情況下,一枚反艦導彈想要威脅到航母,需要突破艦載機、宙斯盾系統、中近程防空導彈和近防系統等至少4層攔截網的防御體系。
等到了迫使航母做出劇烈規避機動來規避時,至少前三層攔截網都已經失效,航母必須依賴自身的防御系統時,才會進行大范圍機動,與此同時祈禱艦載的“海麻雀”和“密集陣”能攔下來襲導彈,或者導彈因為某種原因打偏。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外界都認為,哪怕是解放軍和俄軍,面對美軍航母打擊群這套防御體系時,也需要傾盡全力才能對航母造成足夠威脅。
例如組織反艦導彈齊射,用飽和攻擊噎死航母打擊群的防空火力通道,抑或使用反艦彈道導彈、高超聲速導彈等以速度見長,傳統防空反導系統難以應對的武器。
不管用什么辦法,威脅美軍航母都被認為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需要進攻方擁有強大而復雜的打擊體系。
【轟-6掛載鷹擊-12威懾美軍航母想象圖】
結果這些個共識,近一年來卻多次遭遇挑戰,而挑戰者卻是被稱作“拖鞋軍”的也門胡塞武裝。
作為伊朗系武裝中最亮眼的“新星”,胡塞武裝在和沙特等海灣國家的地面戰爭中,證明了自己,贏得了尊重,但現代海戰對他們來說絕對是一個陌生的領域,打航母更是從未想過的“高難度副本”。
結果就是這樣一支“拖鞋軍”,這兩年讓美國海軍焦頭爛額,雖然沒能擊傷擊沉哪怕一艘美軍艦艇,但卻成功贏得了外界“美國海軍和胡塞武裝打得有來有回”的評價。
這次杜魯門號很有可能是為了躲避胡塞武裝的攻擊,慌亂之中進行了大幅度激動,結果把一架艦載機和一輛牽引車甩下海了。
換句話說,杜魯門號的艦橋上,突然收到消息,不做大范圍機動,就要被某種高速襲來的武器命中了。這才有了讓整個機庫都人仰馬翻的一幕。
那么問題來了,胡塞武裝是怎么突破美軍航母防御體系,威脅到杜魯門號航母的?
結合過去1年多,美國海軍和胡塞武裝的交手記錄來看。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由胡塞武裝的主觀能動性、杜魯門號打擊群內部問題等兩方面因素組成。
開源情報顯示,杜魯門號目前正在距離也門北部800公里的海域活動
選在這里是因為胡塞武裝比較可靠的反艦導彈都打不了這么遠,而能打這么遠的遠程無人機、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又都缺乏打擊移動艦船的能力。
理論上,杜魯門號在這片海域活動,不需要太擔心胡塞武裝的飽和式攻擊,至少那些掠海飛行的導彈幾乎不可能出現,護航艦船的防空反導重心,更多集中在時不時就會竄出來的少量彈道導彈和無人機上。
【胡塞武裝的中程彈道導彈】
胡塞武裝在過去1年多的戰斗中,應該總結了始終不能毀傷美軍艦艇的教訓,雖然讓美軍消耗巨大,但始終拿不到有說服力的戰績,胡塞武裝多少還是有些苦惱的。
以現有中程彈道導彈為基礎,將其改造為有一定反艦能力的彈道導彈,那么800公里就不再是航母的安全距離了。
杜魯門號打擊群很可能是遭遇了一次出乎預料的攻擊,護航艦艇沒能在安全距離上攔下導彈,迫使航母在沒有預案的情況下,進入自衛程序。
雖然這次攻擊依然沒能拿到戰果,但胡塞武裝的不斷進化,還是讓美軍吃了一個暗虧,畢竟一架“超級大黃蜂”和一臺牽引車也價值6000萬美元呢!
【杜魯門號航母上的F/A-18E戰斗機】
除了胡塞武裝可能有新裝備外,美軍的士氣和人員狀態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
畢竟杜魯門號打擊群已經在紅海執勤大半年了,超期部署對人員身心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加上反艦彈道導彈的攔截難度,本身就比無人機、巡航導彈高得多,幾個小失誤疊加在一起,就有可能釀成大錯。
當然這些都是猜測,具體的事故細節還得等美軍公開調查結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美軍在紅海沖突中付出的成本早已不是一個小數字。
如果真有哪天哪艘艦被擊傷擊沉,損失的可不僅僅是錢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