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huán)球網報道,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媒體提問稱,《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美國政府正考慮把當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下調一半左右。另據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稱,關稅何時下調取決于中國。請問中方對此有何回應?對此,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郭嘉昆表示,我已經介紹過中方有關立場。我想再次強調,這場關稅戰(zhàn)是美方發(fā)動的,中方的態(tài)度是一貫的、明確的。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來解決問題,就應該放棄極限施壓那一套,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對話。
接近白宮的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準備將針對中國的關稅,從目前的145%降低到50%到65%,以此來緩和與中方的緊張關系。據悉,美國政府內部正在討論具體的方案,除了直接降到50%或65%外,還可能執(zhí)行所謂的“階梯關稅”方案,將中國商品按照種類分別征稅,其中“不威脅美國安全”的商品統(tǒng)一征收35%的關稅,“具備戰(zhàn)略意義”的商品則至少征收100%的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作為全球制造業(yè)大國,我們中國的商品自然物美價廉,但高關稅導致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的成本大幅增加,美國進口商不得不提高售價以維持利潤,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圈循環(huán)下來,最終導致的就是美國消費者買東西漲價了。從日常的服裝、電子產品到家具,生活成本的上升必然會嚴重影響美國民眾的生活質量。畢竟我們都知道,最近幾年美國的經濟壓力已經很大了,這波操作無異于雪上加霜。相關數據顯示,在關稅提高后的一段時間內,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既沒有讓中國屈服,也沒有讓其他國家投降,更沒形成美國幻想中孤立中國的小圈子。相反,中國的精準反制措施,給全球提供了對抗美國單邊主義霸凌的范本,也暴露了特朗普所謂“交易藝術”的黔驢技窮。從英國到歐盟,從日本到東盟,全球主要經濟體和貿易體,不僅看到了特朗普“紙老虎”的本質,也從中國身上得到了敢于對美國斗爭的經驗和勇氣。現在看來,特朗普犯下了“致命”的戰(zhàn)略失誤,這場關稅戰(zhàn),讓美國成為全球“公敵”。
美日談判(資料圖)
換句話講,特朗普及其團隊,對歷史和當今世界格局的認知,相當的無知,沒準特朗普他自己還覺得挺美的,你看我這么一干,這一極限施壓還是管用的。特朗普和他的團隊,還自以為生活在《廣場協(xié)議》的1985年,只要美國壓一壓日本和德國,就必須去屈從,他們沒想到現在中國居然不低頭,他們也沒有想到,他們的盟友們,比如說日本和歐洲,那是心存芥蒂,也不配合。
不過,特朗普在宣布同中國談判的同時,也給中國提了一個條件,就是中國要主動同美國來談。很明顯,這是特朗普對中國發(fā)出的威脅,在他看來,只要中國是主動的那一方,就能說明中國已經妥協(xié)了,自己的關稅政策那就是正確的。而對于中國來說,態(tài)度也是堅決的。一方面,因為關稅戰(zhàn)是特朗普一手挑起來的,中國只是“陪跑”的那一方。從開始到現在,中國從來沒有因為關稅問題向美國“服過軟”,那在美國想要單方面緩和的時候要中國主動同美國進行接觸,這樣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美國財長(資料圖)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財長貝森特開始炮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偏離使命”,并指責他們與中國關系過于密切。貝森特是在華盛頓參加IMF和世界銀行的春季會議時,做出的上述表述。貝森特稱,特朗普政府仍致力于在IMF和世界銀行發(fā)揮領導作用,但“將要求這些機構的管理層和員工對展示真正的進展負責”。他還呼吁兩個組織放棄在氣候變化和性別問題上“龐大而沒有重點的議程”。
除了口頭上威脅外,美方在中國周邊的小動作不斷,近日美副總統(tǒng)萬斯等人訪問印度,美議員代表團出訪柬埔寨、日本和越南,試圖拉攏其他國家孤立中國。特朗普還公開要求被暫緩加稅的75個國家限制與中國貿易,多種跡象表明,美方并沒有與中國平等談判的打算,而是要以關稅為“籌碼”,鼓動世界各國與中國“脫鉤斷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