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婦女節的中午,我迎來了自己九斤二兩的小胖妞。在無痛分娩的加持下,生產過程中我幾乎沒有感覺到任何痛苦。然而就當我以為一切即將結束時,整個孕產過程中最大的難關才剛剛到來。
生產時出血1200ml,精神亢奮的我毫無感覺
助產士給寶寶稱完重,只讓我看了一眼,就匆匆抱走了。因為寶寶是巨大兒,要首先送到新生兒監護室觀察一天。
寶寶像一只張牙舞爪的小章魚,四肢非常有力地在護士手中揮舞。我躺在產床上,用力伸著脖子看。助產士看到我的動作,連忙制止,表情非常嚴肅地跟我說:“孩子太大了,出血比較多,我這就給你打縮宮素,千萬躺著別動。”然后她一連問了我好幾遍“頭暈不暈”。
此時我的意識非常清醒,而且無痛分娩的麻藥藥效還在,全身也沒有疼的地方,正處于非常愉悅、放松的狀態,所以痛快地回答:“頭不暈!”當時,我也沒有深思助產士這么問的原因。
事后我才得知,生產過程中我失血1200ml,被診斷為“繼發性宮縮乏力、產后即時出血”。但是當時我的精神很亢奮,麻藥又太給力,并且一直躺著沒動,完全沒有虛弱的感覺,所以根本沒有意識到正在經歷大出血。
產后4個小時,血塊還在源源不斷地流出
打了縮宮素后,出血量逐漸減少,血塊像碎果凍一樣源源不斷地流出來,但是出現了腹瀉的副作用。因為我躺床上不能動,流出來的血塊和污物只能靠護士幫我清理和換產褥墊。護士小姐姐看出來我有點難為情,安慰我說“一會就好了”。
終于,在產房觀察了三個小時后,我回到了病房。我躺在床上一邊和老公分享生孩子的感受,一邊指揮他幫我換產褥墊。過了差不多一個小時,還有血塊不時流出,我有點不淡定了,讓老公請醫生過來看看。
我的主治醫生看了我的情況后,急忙把產科的副主任叫了進來,兩個醫生交流了一下,然后對我媽和我老公說:“她出血沒止住,子宮里都是血塊,必須立刻清宮。”
血紅蛋白降到了56g/L,需要立即輸血
醫生的話仿佛是劇場開演的鈴聲,一瞬間小小的病房里擠滿了穿白大褂的人。
護士們來來往往地把病房的家具移開,換成了裝著各種儀器和托盤的小推車,床上墊上了白床單,病房一下子有了手術室的樣子。
一切發生在幾分鐘內,我躺在床上,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場景變換,不知道該關注哪里。我左手邊的護士給我抽血檢查血紅蛋白,右手邊的護士給我的胸前、手臂、指尖戴上監測儀器,床尾的護士變魔術一樣鋪開了各式手術工具。
這邊護士們還在整理現場,那邊醫生已經開始準備清宮了,由于此時麻藥的藥效己經過去了,我心中暗叫不好。
“這個……疼嗎?”我弱弱地詢問。醫生沒停下手里的工作,匆忙回復我說:“會有些不舒服,不會太疼。”我的注意力還沒來得及在“疼不疼”上停留太久,就又得知了一個重磅消息——我的血紅蛋白降到了56g/L,需要立即輸血。
“我獻過血,我有獻血證”
當時我媽和我老公已經在病房外等候,因為要交代輸血的事情又被副主任叫了進來。我沒聽清醫生說了什么,但看到我媽匆匆出去打電話了,我老公在聽醫生說有關輸血的事項。
我幾次想打斷他們都沒有成功,最后不得不用力大喊:“大夫!我是要輸血嗎?”
副主任終于停下看了我一眼,說:“是。”
“我獻過血,我有獻血證。”
副主任一下子露出非常驚喜的表情:“那太好了。”
后來根據醫生估計,當天我總共失血1700ml。當時我媽慌亂中沒想起來我獻過血,出去打電話是想聯系家里人給我獻血。而我那醫學知識匱乏的工科生老公,以為失多少血就要輸多少血,還想自己給我獻1700ml血。其實,我的累計獻血量早已達到了終生不限量免費用血的標準,幸虧當天我的意識始終清醒,提醒了他們可以直接用血。
我躺在床上指揮老公打開“機采津城”公眾號,調取了我的電子獻血證,從中下載了日期最近的三張打印了出來,隨后拿著打印的獻血證去醫院的急救中心取血。當晚9點,我掛上了第一袋懸浮紅細胞。
調出來的電子獻血證 | 作者供圖
輸了三袋血之后,醫生說離出院不遠了
接下來的三天,我的生活就在驗血,輸血,輸白蛋白,輸補鐵藥,再驗血中度過。輸血比我想象中的要復雜得多。我原以為只要血型一致就可以輸血,但實際上每輸一袋血之前,都要先采一點我的血和袋里的血進行檢測,確定沒問題后才能使用。
住院期間我用了三袋血細胞,這樣的過程重復了三次。同時,輸血的過程比較復雜。由于血液比較粘稠,單靠重力流速緩慢,血袋外面要套上一層氣囊,護士向氣囊里充氣,給血袋加壓,把血液“擠”進輸液管。血液剩下大約四分之一時,又要加入生理鹽水對其稀釋,防止血細胞在輸液管里凝固。
掛上了第一袋懸浮紅細胞 | 作者供圖
加壓輸進來的血液很涼,我的左臂變得又冷又脹,有點像之前捐獻血小板時血液回輸的感覺。
我躺在床上看著暗紅色的液體緩緩流進身體,不禁感慨,生命力能在完全陌生的人之間流動,真是奇妙的體驗。不知道我之前獻的血流到了誰的身體里,有沒有拯救陌生人的生命。
生命力在陌生人之間流動 | 作者供圖
輸血時還有一個小插曲:護士小姐姐看到了我的一長串獻血證,悄悄問:“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她可能以為我是做什么特定的工作,單位有獻血要求。我竟有點尷尬,說完“我是干法律工作的”,后半句“以前隨便獻的”沒說出口。
3月11日上午,檢驗結果顯示我的血紅蛋白升到了86 g/L,出血也沒再增多,醫生終于認為我可以出院了。
在月子期間,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休息和努力補血。好在寶寶是個很少哭鬧的天使寶寶,家人對我們的照顧又十分給力,我的身體恢復得很快。到了產后45天體檢時,血紅蛋白達到了110g/L以上,貧血的癥狀已經完全消失了。
感謝三位素不相識的獻血者!
文章的最后,首先感謝專業負責的產科醫生!感謝溫柔耐心的護士姐姐們!感謝三位素不相識的獻血者!是你們讓我從這一關闖了過來。
其次,想提醒大家一定要在孕期控制好體重。仔細想想,我這次危險的經歷主要是由于孕期體重失控造成的:整個孕期我的體重增長了40斤,讓寶寶長成了巨大兒,也導致了我的產后即時出血和宮縮乏力。如果讀者里有備孕或孕期的準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體重管理。
最后,無償獻血給我自己上了一道保險。雖然獻血時我絕對不希望自己會用到,但在這次危急時刻,它確實起了很大作用,大大減少了用血難度(和錢)。產假結束后,我又加入了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庫,也許將來能將這份愛心繼續傳遞下去。
醫生點評
張文俠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首先恭喜作者喜獲自己的龍寶。通過作者的描述,我們認識了產后出血。
產后出血是一種嚴重的分娩并發癥,指在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陰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宮產者出血量≥1000ml。主要表現為胎兒娩出后產婦出現的陰道流血,嚴重者可出現失血性休克等相應癥狀。
產后出血是全世界孕產婦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國居首位。大約1%~5%的分娩發生產后出血。產婦一旦發生產后出血,預后嚴重,休克較重持續時間較長者,即使獲救,仍有可能發生嚴重的繼發性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席漢綜合征)后遺癥,故應特別重視。
產后出血主要有四大原因,包括子宮收縮乏力(文中孕媽即為這種情況),胎盤因素如胎盤滯留、胎盤部分殘留、胎盤粘連、植入等,軟產道裂傷如會陰裂傷、宮頸裂傷等,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等,其中以子宮收縮乏力最為常見。這些原因互為因果、相互影響。
產后出血主要原因 | TVASurg
造成子宮收縮乏力的因素有很多,產程過長或過快等產科因素,多胎妊娠、巨大兒、子宮肌瘤等子宮因素,以及一些藥物的使用,都有可能造成子宮收縮乏力。本文的孕媽很可能就是因為巨大兒導致子宮過度膨脹,進而影響了子宮的收縮能力,從而導致產后出血。
產后出血嚴重威脅著產婦生命安全,會對產婦和家屬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但該病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防的,產婦及家屬可通過孕期合理營養、規范產前檢查和產后監測陰道出血等,幫助降低產后出血的風險。還有就是正像文中作者說的那樣,希望大家孕期都能夠控制體重,避免巨大兒。
一旦發生產后出血,醫生將根據具體原因選擇治療方式,有可能進行手術、輸血或使用子宮收縮藥物等。
最后,十分感謝作者用親身經歷為我們揭示了無償獻血的深遠意義。正如文中所述,獻血者的每一次奉獻都在為全社會編織一張無形的急救網絡,也歡迎更多健康適齡的朋友加入無償獻血行列。
我國為鼓勵無償獻血已推行多項優待政策,除了文中提到的獻血者本人及直系親屬可享受免費或優先用血權益,現在很多地區都在大力推進無償獻血者的“三免”政策(即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費游覽政府投資主辦的公園和免交公立醫院普通門診診察費),大家可以關注一下自己所在地區的相關政策。
今日的善意儲蓄,或許正為明日某個家庭的平安健康點亮曙光;此刻的溫暖傳遞,終將織就人類命運共同體最堅韌的生命紐帶。
參考文獻
1.謝幸、孔北華、段濤,婦產科學(M1.第九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07:204-209.
2.劉興會,楊慧霞,產后出血預防和處理措施評價.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3,16(8); 449-451.
3.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產后出血預防與處理指南.
4.《關于進一步做好無償獻血者激勵獎勵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急發〔2023〕20號)
個人經歷分享不構成診療建議,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如有就診需要請前往正規醫院。
作者:小溪流
編輯:鄭小慫、代天醫
題圖來源:夸克AI
本文來自果殼病人(ID:health_guokr),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系health@guokr.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