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新生命本是充滿希望與喜悅的旅程,然而,總有意外與挑戰不期而至。近期,奉賢區中心醫院多學科團隊攜手,成功救治一位胎盤植入高危孕產婦。
27歲的余女士曾歷經多次孕產,平時經期不太規則的她再次懷孕后并未進行規律產檢,直到孕中期才發現諸多問題。4月18日,她因自覺胎動消失來到區中心醫院就診,醫生經過檢查發現胎兒已無生命跡象。本以為簡單的引產卻遠比想象中危機重重。
MRI提示胎盤植入可能。這一嚴重的產科并發癥,可能會導致引產過程中大出血,危及產婦的生命。此外,余女士的病史更是讓醫生們倍感壓力,她曾經歷過2次剖宮產、2次流產、1次引產,多次懷孕讓她的子宮內膜遭受了多次損傷。每一次的手術,都在她的子宮上留下了一道道難以愈合的傷痕,而這一次,這些傷痕似乎又將她推向了危險的邊緣,這無疑給救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面對如此棘手的病情,醫院迅速啟動多學科會診機制,醫務科、產科、婦科、放射科、介入科、輸血科、超聲科、麻醉科、泌尿外科、重癥醫學科等多科室專家進行了多學科討論,為余女士的救治出謀劃策。放射科確認了胎盤植入的診斷,并指出胎盤與子宮肌層關系不清,甚至可能突破漿膜層,情況不容樂觀;婦產科指出需盡快手術終止妊娠;介入科提出,可考慮行子宮動脈栓塞術,以減少術中出血風險,但同時也要警惕栓塞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輸血科、麻醉科、超聲科、泌尿科、重癥醫學科等也紛紛從各自專業角度出發,為手術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據。
經過充分討論,專家們制定了詳細的救治方案:先由介入科行子宮動脈栓塞術,為手術創造更有利條件;再由產科團隊實施子宮體剖宮產術,同時做好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準備。
4月19日,介入科團隊成功為余女士實施了子宮動脈栓塞術,有效減少了術中出血的風險。
4月21日,產科團隊為余女士實施了子宮體剖宮產術。當胎兒被順利娩出時,雖然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但醫護人員的心卻依然緊緊揪著,因為他們知道,接下來的胎盤剝離才是真正的挑戰——檢查胎盤部分缺損約3*3厘米,植入達漿膜層,子宮后壁的胎盤剝離面薄呈紙片樣,僅剩子宮漿膜層。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胎盤終于被成功剝離,團隊又迅速做了后期處理,術后余女士安返病房。
這場生死救援,是多學科團隊緊密協作的成果,是醫護人員的責任與擔當,更是醫學的力量與溫暖。中心醫院將繼續秉持“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優化多學科協作機制,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優質、最安全的醫療服務,守護每一個生命的健康與希望。
胎盤植入性疾病
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 disorders,PAS
胎盤植入性疾病是一種嚴重的妊娠并發癥,涉及胎盤絨毛異常侵蝕至底蛻膜之外的一系列疾病,可能引發產后大出血、子宮切除乃至生命危險。PAS的發生與剖宮產次數、前置胎盤、子宮手術史等因素緊密相關。產前超聲和MRI是主要的診斷工具,超聲評分可用來評估病情的嚴重程度。孕期管理需要多學科團隊的合作,分娩時,根據病情選擇剖宮產或陰道分娩,必要時采取血管介入治療(如球囊阻斷術)以減少出血。產后需密切監測,預防感染和血栓。為了預防PAS,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剖宮產和宮腔操作。
報送:沈群(區衛生健康委)
編輯:王鵬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