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陸渾湖畔煙火裊裊,魚香四溢。由河南省洛陽市人大常委會指導推動的“天下黃河洛陽美”系列活動之一——“洛陽味道·2025”陸渾魚宴爭霸賽,在河南省洛陽市嵩縣陸渾度假村開幕。大賽以魚為媒,在展現豫菜創新魅力的同時,凸顯嵩縣依托生態優勢打造環湖文旅新高地的蓬勃生機。
比賽現場,來自嵩縣的24家酒店、賓館的主廚同臺競技,化身“江湖俠客”,在案板間上演“庖丁解魚”的精湛技藝,煎、炒、蒸、炸......爐火上跳動的火焰,宛如靈感的火花,點燃創意的激情,案板上舞動的刀具,恰似詩意的筆觸,勾勒出美味的輪廓。陸渾三寶——花鰱、銀魚、伊河魴,經過大廚們的烹調,變為一道道珍饈,征服著現場熱愛美食的“老饕”。
國宴豐華樓行政總廚李迎超精心雕琢的“魚躍龍門”,以伊河魴魚為主材,魚肉細膩如雪,淋上秘制醬汁后紅亮油潤,宛若金色巨龍騰空而起;洛陽陸渾旅游度假村廚師長賈未樂的參賽作品“牡丹花開富貴”則將雕刻技藝發揮到極致,整條花鰱魚皮肉分離制成花瓣,輔以時令蔬菜擺盤,盡顯中原飲食文化的雅致風骨。
“食材越好,味道越真!”李迎超的感慨道出產業密鑰。陸渾水庫作為黃河支流生態屏障,通過“人放天養”維系魚類多樣性。
“我們不僅要在味覺上復刻經典,更要通過菜品講述黃河故事。”洛陽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會長牛恒林說,參賽作品普遍注重文化表達,如“黑山羊爆炒河蚌”巧妙融合中原農耕文化與河洛漁獵傳統,“雙椒魚頭煨魚丸”則暗合太極陰陽相濟的哲學思想。這種“食以載道”的理念,讓陸渾魚宴超越了簡單的飲食范疇,成為黃河文明當代傳承的鮮活載體。
比賽間隙,無人機航拍鏡頭里,陸渾湖如一面明鏡鑲嵌在伏牛山色之中。近年來,嵩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依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以陸渾湖為核心,堅持生態優先、保護第一原則,通過系統性保護與創新性開發,將環湖文旅作為轉型發展的突破口,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推動新文旅融合發展,打造現代鄉村生活的山區縣樣板。
數據顯示,自2022年洛陽味道“陸渾全魚宴”品牌建設以來,陸渾湖周邊新增特色餐飲企業30余家,開發魚宴菜品120余道,帶動就業崗位超2000個。今年清明假期,嵩縣全域旅游共接待31.9萬人次,其中環陸渾湖接待游客19.3萬人次,旅游收入1.25億元。
當下的陸渾,一條涵蓋養殖、加工、餐飲、文旅的產業鏈已然成型。從“全魚宴大賽”到“開漁節”再到“陸渾魚宴爭霸賽”,嵩縣以魚為媒串聯起湖景民宿、漁事研學,打造出“上午泛舟、中午吃魚、夜宿漁家”的文旅動線。嵩縣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坦言:今年一季度,環陸渾湖周邊民宿入住率同比提升60%,魚宴主題旅游團占比超四成。
根據《洛陽市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嵩縣正全力推進環湖文旅的發展,計劃三年內建成集生態觀光、文化體驗、康養度假于一體的環湖文旅經濟帶。
“我們正以‘湖城一體’戰略重構發展格局,通過舉辦魚宴爭霸賽等活動,推動‘陸渾魚鮮’從舌尖美味升級為全域旅游IP。”嵩縣縣委書記辛俊峰表示。
這場融合生態之美、文化之韻、創新之魂的美食盛宴,讓“一魚百味”的陸渾全魚宴成為“洛陽味道”的出彩代表,為嵩縣環湖文旅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讓新業態、新體驗帶動“中原洱海”陸渾湖“出圈”,更好講述“黃河生態故事”。(王博 趙明辰)
【編輯 瀅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