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由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和灣區硅谷主辦,以“低空經濟重新定義城市交通”為主題的第二屆全球低空經濟論壇春季會在北京國貿大酒店舉行,來自國際民航組織、歐洲航空安全局和各地方低空經濟專班、投融資機構、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創始成員共800多人出席。中國低空經濟聯盟理事長羅軍教授發布《低空經濟發展趨勢報告》,成為本次年會最大亮點,受到與會嘉賓的高度評價。
民航數據通信、中興通訊、阿里云、航天南湖、華為技術、博能股份、超圖軟件、施尾智能、千方科技、交控科技、達索系統、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北京大學、沃蘭特航空、零重力飛機、數字天堂、中交遙感、奇安信、平安財險、精英模具、三吉電子、華設集團、視聯動力、華體股份、航天宏圖、航天時代飛鵬、聯合飛機、卓翼智能、云圣智能、星邏智能、翼梟航空、宇翔盛泰、蜂巢航宇、御光新材料、大有時空、時空道宇、青島地鐵、北京氣象局、凱豐源、九九九救援等會員企業和科研機構負責人先后發表精彩演講。
《低空經濟發展趨勢報告》分別從空域管理、低空經濟與通用航空產業、空中和地面飛行保障設施、無人機、eVTOL、應用場景等六大方面做了深度分析。報告認為,千米以下空域將在未來兩年內會逐步下放到地級城市。由于低空飛行的常態化特征,需求主要集中在各個城市,管理權限下放到地方政府管理將成為可能,有利于快速申請,快速審批,進入常態化以后的飛行運營模式根本不需要審批,按照準入條件和規劃的航線運行即可。報告建議,空域劃分還需進一步細化E類空域(300-6000米),明確劃分通用航空(3000-400米)和低空經濟(1000米以下)的專用空域。
關于低空經濟與通用航空,報告認為低空經濟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的產物,對一二三產業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具有輻射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等優點。過去通用航空一直發展遲緩,部分原因在于空域沒有放開,核心在于我國人均購買力,消費升級還沒達到。羅軍認為,大概在2035年,當我國人均GDP突破3萬美金,基本進入到發達國家行列的時候,將會迎來通用航空高速發展期。當前,正是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的機遇期,我們正迎來低空經濟黃金十年。在推動城市空中交通變革的同時,也將推動通用航空緩慢增長,主要集中在城市中長途物流運輸等領域。
在談到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的時候,羅軍認為,當前各地規劃建設的空中交通指揮平臺和若干地面飛行服務平臺動則投資幾個億,可能會最終因為無法使用,造成巨大浪費。當前由于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將不可避免地造成嚴重后果,一是可能無法滿足將來高頻率、常態化的飛行保障需求,二是各個城市規劃建設的空中交通指揮平臺由于建設主體不一樣,標準和接口不一樣,將可能因為不能互聯互通,成為一座座孤島。過去我們在手機充電器、電動汽車充電器、信息化過程中都出現過這類似情況,交了很多學費,走了不少彎路,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報告建議,加快全國低空交通一張網的標準制定,推動全國低空交通一張網建設,確?;ヂ摶ネā?/p>
關于無人機的定位和發展,羅軍表示,我們需要重新認識無人機,重新定義無人機。無人機將無處不在,無人機與AI結合將更加緊密,成為能夠飛起來的機器人。在2030年,我國無人機產業將率先實現萬億規模。報告也指出,無人機在迎來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在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競爭將更加激烈,優勝劣汰不可避免。我國雖然是無人機大國,但是主要以消費級無人機為主。當前,無人機正在由消費級向大中型、功能型方向轉變,每一個細分賽道都是千億級別。
關于eVTOL產業,報告分析認為,eVTOL最大的市場不是文旅,而是城市空中的士,在2030年左右,將逐漸進入千家萬戶,并成為最大的需求市場。eVTOL既有無人機的優勢,又有直升機的特點,并沒有太多的技術障礙,整體已經非常成熟。在前期,eVTOL將實行有人駕駛與無人駕駛兩套系統并行,但最終方向是無人駕駛。而空中的士在城市運行將按照統一規劃的航線行駛,私人擁有的eVTOL將可以根據個人實際需求臨時申請航線。羅軍認為,eVTOL是低空經濟的產物,主要解決兩三百公里半徑內,點對點、端對端的飛行需求。對于發達國家來說,主要用于城市空中的士和快遞、醫療急救等領域。
在談到應用場景時,報告指出,應用場景無處不在,不用花太多時間去驗證,應該在構建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飛行保障的情況下有序推進。物流快遞市場規模巨大,普遍對時間要求較高,剛需客觀存在,低空物流快遞將率先受益。今年將實現500座通用航空機場的目標,能夠滿足大型無人機飛行需求,為低空物流快遞奠定堅實基礎。2024年我國快遞市場規模顯著增長,全年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750.8億件,快遞業務收入達1.4萬億元;全年社會物流總額將超過360萬億元,市場規模連續九年位居世界第一。社會物流成本穩步降低,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在未來兩三年有望降到10%左右。針對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羅軍認為,在達到一定基礎設施條件的情況下,低空物流快遞應該先行,在廣泛實踐的基礎上,再逐步推進載人飛行。
在回顧聯盟成立大半年以來,所做的工作時,羅軍認為聯盟對行業發展主要有三點貢獻:一是將“小而散”的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通過聯盟這個紐帶有效整合起來,實現報團發展;二是率先提出了“低空經濟與通用航空雖然有很多業務交叉的地方,但是不能將低空經濟與通用航空混為一談”的論點,并從空域不一樣,飛行器不一樣,商業模式不一樣等角度做了深入解答;三是針對全國各地紛紛規劃建設的空中指揮平臺和地面若干飛行服務平臺,由于標準和接口不一樣,未來將可能因為無法并網而不能使用,成為一座座孤島,不能互聯互通。由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和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共建的全國低空交通一張網研究中心,從3月3日開始便著手基礎設施標準的起草工作,對于我國低空交通基礎設施規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在談到各地對低空經濟滿懷期待,卻苦于并不了解低空經濟的情況下,究竟該如何發展低空經濟時,羅軍建議,先要做好頂層設計,找準自身比較優勢的情況下,優先完善基礎設施與配套設施,再逐步拓展應用市場,通過應用端拉動產業端的發展。他強調指出,低空經濟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和商業模式,我們要遵循客觀規律;低空經濟是未來經濟,千萬不能急于求成。
中國低空經濟聯盟
|中國低空經濟聯盟由民航系統、航天航空系統,通用航空系列、eVTOL系列、無人機系列、空天地一體化系列、科研機構等共同發起創辦的非官方、非獨立法人、非營利性的行業智庫平臺,并于2024年8月3日在北京中國大飯店正式發起成立,秘書處設在灣區硅谷。
|全球低空經濟論壇是由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和北京灣區硅谷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以推動我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國際合作的高端對話平臺。
|首屆全球低空經濟論壇年會于2024年11月26-27日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來自國內外800多位嘉賓出席。
|第2屆全球低空經濟論壇年會春季會將于4月27-28日在北京國貿大酒店舉行,來自國際民航組織、歐洲航空安全局、達索系統、民航數據、阿里云、中興通訊、華為技術、沃蘭特、航天南湖、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北京大學等國際組織、會員企業、科研機構和各地低空經濟專班的800多位代表出席。
|全國低空交通一張網研究中心是由中國低空經濟聯盟與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為了推進全國各地低空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標準和接口統一,避免成為一座座孤島,而搭建的研發平臺,并于2025年3月3日在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舉行揭牌儀式。雙方領導擔任研究中心聯合理事長,有關專家和聯盟會員擔任理事會成員。
|低空無線技術應用研究中心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無線電臺管理局和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共同發起成立的,旨在促進低空無線信號傳輸和技術應用的科研平臺。
|聯盟宗旨:不斷探索低空經濟商業模式和技術路線、應用場景,促進國際交流與協作,引領我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副理事長單位:民航數據通信、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沃蘭特航空、零重力飛機、中交遙感、交控科技、平安財產保險、中興通訊、九洲空管、航天南湖、航天宏圖、獅尾智能、千方科技、沃飛長空、時的科技、億航智能、峰飛航空、澳盛科技、超圖軟件、博能股份、西旺集團、華設集團、中郵無人機、阿里云、華為技術、灣區硅谷等
|常務理事單位:航天萬潤、航天時代飛鵬、大有時空、雷通科技、千尋位置、云圣智能、星邏智能、卓翼智能、兆恒眾力、北京市政總院、能飛航空、東方通(數字天堂)、巢管家、青島地空產融、時空道宇、三吉電子、精英模具、達索系統、奇安信、視聯動力、同天共鏈、華體科技、翼梟航空、思特奇、蘇州航產、宇翔盛泰、蜂巢航宇、中財融商、博雅訊飛、南昌航空大學、鄭州航空工業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