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市姑蘇區教體文旅委下屬蘇州市姑蘇區葑門中心幼兒園以“深化課程建設·賦能教師成長”為核心,通過多元化的實踐展示與深度研討,為共同體內教師搭建了共學共研的優質平臺。
本次活動緊扣《姑蘇區幼兒園課程有效實施評估方案》中“活動組織”板塊的關鍵指標,以兒童發展為原點,聚焦“資源轉化”與“課程創生”,助力教師將園內外資源轉化為鮮活的教育實踐,讓課程真正“活”起來。 戴老師以趣味情境為引,通過“串手鏈”游戲,將數學核心經驗融入手鏈制作游戲,引導幼兒在操作中感知規律與分類,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可觸可感,童趣十足。
鄔老師以"雨后種植園的邂逅"為引,圖文并茂再現了蝸牛的探究之旅。從雨后尋蝸、飼養觀察,到探究蝸牛粘液奧秘、設計立體迷宮,孩子們通過測量記錄、問題墻討論、工程改造等多元方式,在自然中學習,在問題中成長,展現課程生成的力量。
在師幼共同設計的體能挑戰區,融合跑、跳、攀、爬等多元動作發展。孩子們在顧老師的帶領下,在體能游戲中釋放天性,在協作中提升運動技能,活力滿滿。
最后,大家聚焦“體能活動的組織與創新”,以案例為媒,暢談活動設計中的支持策略與觀察要點,共探“如何以科學運動賦能兒童全面發展”,提煉實施策略。當孩子從被動參與者轉變為課程創生者時,深度學習的發生便有了土壤。那些看似‘不合理’的童趣設計,恰恰藏著打破思維定式的教育契機。
每一次觀摩都是智慧的啟迪,每一場研討都是成長的契機。我園將繼續以“兒童為本、質量為核”,推動課程建設走深走實,讓教育如春風化雨,滋養每一顆童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