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馮德萊恩,有毒”,瑞士德語媒體《世界周刊》給出了如此評價。這家媒體4月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無論是外交還是內部政策,歐盟高級官員越來越意識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毒性”,她并不具備政治和外交才干,人們希望她能夠辭職。歐盟官員們認為,馮德萊恩的離任能夠解決歐盟不少問題,其中包括與中國的持續對抗。報道說,歐盟的對外政策顯然處于危機之中,馮德萊恩正淪為眾矢之的。
馮德萊恩(資料圖)
這家媒體還透露消息稱,歐盟高官突然意識到馮德萊恩并不具備政治和外交才干,人們希望她能夠辭職,他們認為馮德萊恩離職能緩解與中國的持續對抗。所以,馮德萊恩沒才能他們是第一天知道的?還是馮德萊恩這幾年沖在反華第一線他們是第一天知道的?當然不是,只是馮德萊恩的主子美國民主黨大選失利,歐盟終于可以放心大膽地甩掉這顆“老鼠屎”罷了。終究還是馮德萊恩飄了,沒有點自知之明,才淪落到今天的尷尬境地。
我們都知道,馮德萊恩是歐盟委員會的主席。在過去拜登執政的四年間,馮德萊恩對拜登是一步一趨,拜登說什么話,馮德萊恩也會說什么話。拜登說中國是對美國構成系統性威脅的國家,那么馮德萊恩就會說中國是對北約和歐盟構成系統性威脅的國家,還是最大的挑戰者。馮德萊恩是極端反華的一個歐盟委員會主席,因此馮德萊恩有了一個綽號,叫做美國的"忠實仆人"。
即使俄烏沖突爆發,歐洲經濟損失慘重,馮德萊恩也沖在反俄第一線。去年美國大選,她還公開為民主黨站臺,連歐洲網友都稱她是“美國駐歐殖民總督”,如果民主黨連任,不管是拜登還是哈里斯,馮德萊恩、卡拉斯這些人,都會和美國進行更深度的綁定,以犧牲歐洲經濟為代價,繼續反俄、反華。但美國人選出的總統是特朗普,馮德萊恩的存在,就顯得格外刺眼了。
歐盟(資料圖)
要說以前的歐盟委員會主席,沒有多大的權力。歐盟委員會,本質上是個執行機構,主要任務是提出法律草案、監督條約執行、管理日常事務,說白了,就是給歐盟國家當“秘書處”,聽成員國的集體決策辦事。真正能拍板、定方向的,是歐洲理事會——由各國領導人組成的那個圈子,比如法國總統、德國總理這些人。所以傳統上,歐盟委員會主席更像是個行政總管,干實事多,搞大動作少,基本不太插手大國博弈,更不會去主動樹敵。但馮德萊恩真的把歐盟當成了一個“國家”,并認為自己就是這個國家的領導人。
說實話,現在確實是歐盟拿下馮德萊恩的最佳時機,由于關稅問題,歐盟民眾對美國有著強烈的不滿,馮德萊恩作為美國的代理人,自然也受到民眾的抨擊。歐盟完全可以趁著民意沸騰之際,召開會議拿下馮德萊恩,而美國此時是不會出手幫忙的,因為馮德萊恩不是特朗普的人,他寧愿毀掉這枚棋子,也不愿意留給民主黨。不過,這個設想雖然美妙,但可能性其實不高,原因也很簡單,歐盟沒有這么大的魄力。現在的歐盟早就失去了進取之心,只想躺著賺點錢,法國、德國大概率不會同意實施如此激烈變革。
美國(資料圖)
當然,對于馮德萊恩本人來說,問題不大,反正她也就再干這一屆歐盟委員會主席,真要搞成了,自己以后在歐盟也算是號人物了,如果搞崩了,那就崩了,馮德萊恩自己是有退路的。她心里清楚,歐盟這艘大船要是真散了架,拍拍屁股去美國,照樣吃香喝辣。要知道,最開始馮德萊恩去土耳其的時候,連個正兒八經的座位都沒有,再看看現在,不知道的還真以為她可以號令所有歐盟成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