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為紀念世界工作安全與健康日,法國政府推出一項名為“預防護照”(passeport de prévention)的新舉措,旨在通過提供培訓來提升工人保護水平。背后的原因是法國的工傷數據并不樂觀,因此迫切需要采取行動。
綜合法媒消息,法國前勞動部長奧利維耶·迪索普特(Olivier Dussopt)曾表示,法國的職場死亡人數保持著“驚人的穩定”。這番言論不斷遭到質疑。最新數據顯示,法國近年來的職場死亡人數實際呈上升趨勢。
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的數據,2010年至2022年期間,歐洲共有約5萬名工人在工作中死亡。這意味著每年平均約有3800人死亡。其中,法國的數字尤其觸目驚心——死亡總數近8000起,占總數的16%,超過意大利和德國等鄰國,位列榜首。
2023年,法國醫療保險機構記錄了超過70萬起工傷事故,其中死亡人數為759人,比2022年增加21人,相當于平均每天有兩人死在工作場所。
《看不見的大屠殺:關于職場死亡的調查》一書的作者馬修·勒皮訥(Matthieu Lépine)指出,這一數字是近年來最高紀錄。同時,極可能是低估值。因為上下班途中發生的事故死亡人數(332人)和因職業病導致的死亡人數(196人)尚未計算在內。法國公務員系統的職場傷亡也從未被公開統計。如果將其估算在內,2023年在工作中喪命的人數會更觸目驚心。
根據法國勞動部下屬統計局(DARES)的數據,家庭護理行業是工傷事故數量最多的行業。僅2022年,家庭護理行業就發生了12.8萬起事故。背后的原因是家政服務人員在與老人打交道時面臨著各種風險。社會學家維羅妮克·多巴斯-勒圖爾納(Véronique Daubas-Letourneux)在其文章《工傷事故:看不見的傷者與死者》中就指出了這一點。
建筑與土木工程行業的工傷事故同樣非常頻繁。隨著“大巴黎計劃”及奧運工程建設的推進,該行業近年的需求量大增。據法國民主工會聯盟(CFDT)統計,該行業每年大約發生9萬起事故。工會批評稱,行業內過度依賴分包商,增加了事故風險。
數據還顯示,盡管近80%的事故得到了賠償,但受害者有時仍需通過訴訟途徑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此外,雖然工傷事故的認定率高達93%,但職業病的認定率卻僅為64%。如果認定申請被拒,工人可以提起訴訟。然而,社會學家德爾菲娜·塞爾(Delphine Serre)指出,這往往是一場孤獨且不平等的斗爭。她在2024年出版了著作《最后的救濟——工傷事故與職業病的訴訟之路》,詳細分析了這一現象。
專家們指出,“看不見的大屠殺”的根源在于工期壓縮、成本削減和利潤最大化的邏輯。總之,這些人死于瘋狂的工作節奏、缺乏防護的工地、以及工作中的壓迫與忽視。這不是“事故”,而是制度性的壓迫。
(歐洲時報/秋貍 編譯報道)
編輯:K
點在看分享好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