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打出“立全球 更中國”旗幟的豐田汽車來說,位于常熟的中國豐田最大的研發基地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顯。
2023年,為了加強智能化和電動化技術的本土研發,豐田將這里的“豐田汽車研發中心”更名為“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IEM by TOYOTA”)。近日,在一場數百人規模的探訪中,這座繁忙的研發基地向人們揭開了神秘面紗。
“在豐田公司有一個很重要的制度叫作‘CE(首席工程師)制’。CE是車輛研發的總責任人,從商品企劃到生產、銷售等一切的內容,擁有全部的責任和權限。”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小西良樹表示,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領域,中國成為了“全世界的研發實驗場”。因此,豐田汽車上下一致認為,想要造出真正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就必須要用“中國人的頭腦和方法”,聚焦中國人的思維來進行產品研發。
為此,中國豐田進一步落實“繼承與進化”、“商品和地域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建立中國人擔任車輛開發負責人的“中國首席工程師(RCE)制度”,力求準確地把握中國市場環境,為了消費者的微笑,實現“Best in Town”。
在探訪活動一開始,鉑智3X的研發負責人柳文斌RCE、bZ Crossover的研發責任人王君華RCE、鉑智7的研發責任人葉志輝RCE,以及下一代卡羅拉(參數丨圖片)研發責任人許天龍RCE集中亮相。
據了解,除了大膽任用中國工程師,豐田還將IEM by TOYOTA與一汽豐田、廣汽豐田、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中心進行統合,建立起中國獨立的研發體系,并將研發決策權從日本總部轉移至中國。
通過這套被稱為“ONE R&D”的研發體制,豐田與一汽集團、廣汽集團、比亞迪等合作伙伴一起發揮各自優勢,跨越公司壁壘,開展人才交流與培養,以更高效地推動智能化、電動化技術的研發。
“ONE R&D研發體制可以靈活調配分散的資源以及設備等,應用到車輛開發當中。這樣的機制在后續車型開發中會更加快速地應用。”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技術研發分公司總經理、bZ5中國首席工程師王君華告訴記者,得益于本土化研發體制的建立,內部溝通、決策流程得到了精簡,不需要通過日本反復反饋確認,整個產品開發效率也得到顯著提高。
他表示,在ONE R&D研發體制下,工程師團隊能夠在堅持品質、安全的基礎上,以更快的速度把鉑智3X、bZ5兩款新車帶給中國消費者。
“剛剛提到的這一系列史無前例的變革,都是基于豐田章男會長一直以來強調的‘以商品和地域為中心’的經營理念。這一理念也會支撐著豐田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小西良樹表示,為了能夠給中國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體驗,我們不拘泥于以往的改款節奏,將更加迅速、及時地進行商品調整。
跨國車企加速“本土化”后,還會與自主品牌、新勢力產生差異化競爭嗎?
對此,豐田汽車公司副社長、首席技術官中嶋裕樹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一方面,豐田一直強調為了中國客戶而進行本地化開發,實現“本地化經營”,與其他供應商、主機廠的合作大門也都始終敞開;另一方面,豐田會在車輛安全方面堅持自己一貫的嚴格要求。從動力電池到生產工藝,豐田都會與合作方共同完成嚴苛的質量管理。他還表示,為了讓“產品更安全、用戶更安心”,豐田還計劃與中國各類企業展開更豐富的合作。
正如他所說,從1964年首臺皇冠進入中國,在華60年深耕到如今服務超過2000萬用戶,豐田始終將中國市場視為全球戰略的核心。2011年,時任豐田汽車社長的豐田章男在江蘇常熟出席 “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奠基儀式,他曾感慨地說:“希望有一天,能夠駕駛由中國工程師主導開發的車型!”
2023年豐田啟動全球發展新體制,發布了“繼承與進化”和“以商品與地區為中心的經營”方針。如今,從bZ產品系列擴容,到中國首席工程師(RCE)體制、ONE R&D研發體制創新喚醒本土人才活力,豐田在中國市場的轉型正在加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