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齊白石在北京購置了一四合院,想要找一個看門人。一個晚清老太監主動上門,提出:“我不要一份工錢,免費幫你看門。” 老太監無怨無悔干了20多年,臨辭前提出:“能否給我幾幅畫做留個紀念?”
齊白石當時不解,就問:“你身無分文,我的畫既不能吃又不能喝,要畫做什么?”
這話問的老太監有些尷尬,以為齊白石不愿意給畫,于是就打算出門去,不料卻被齊白石叫住了。
對于齊白石來說,老太監雖身為看門工,可畢竟與他接觸了20多年兩人的關系早已不是雇主與工人的關系,更像是親人一般。
齊白石還記得,當年買下四合院后,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大門的門環下面,就出現了一道磨痕。
這些痕跡,是數不清的上門拜訪者叩門所留下來的,從堂屋到大門內的石磚上面,也能清晰的看到齊白石走路的痕跡,這是齊白石給數不清的拜訪者開門時,所留下的足跡。
來客頻繁,總是打斷畫畫時的思路,齊白石便有了要招看門工的想法。
當時齊白石招工的消息一散出,有不少人前來應聘,甚至有一些喜愛齊白石畫作的人也來應聘。
齊白石與不少人打過交道,對看人也有一些研究,應聘者能不能當看門工,他一眼便知。
有一天,齊白石休息過后,剛到院子,門環響了,叩門聲非常規矩,齊白石當時就來了好感。
不過,一打開門,齊白石卻有些驚訝,門外站著的,是一個有些駝背的老年人,他帶著帽子,頭發半白且糟亂,臉上褶子頗多,聲音又細膩又細小,但精神頭足夠。
“先生招工嗎?您看我合適嗎?”老人自稱姓尹,無兒無女無家室,只求一吃飯的崗位。
齊白石把他請進屋里問:“你從哪來?”
那老人表示,自己原先是個太監,從清政府沒了以后,自己就四海為家,打打零工,混點飯吃,但身體吃不消干不動力氣活,只能找個看門的活計。
齊白石本猶豫,但看到這老太監可憐,且人老實話不多,就打算考慮考慮。
但老太監說:“先生,工錢我一分不要,能給口飯吃,我就已經滿足了。”
齊白石當時已經被上門拜訪的人折磨的很煩躁,于是當時就讓老太監留在了家里,這看門工一干,就是20多年。
老太監無兒無女,也沒有什么掛念的,整日就在家里看大門。
20世紀40年代末,老太監實在年老了,看門工也干不動了,于是找到了齊白石說,打算回到老家的房子等老。
齊白石非常不舍,對錢財看重的他提出要給老太監一筆錢,讓他日后衣食有保障。老太監不要,只是想要齊白石的一些畫作珍藏。
齊白石很不解,當下老太監應該以生活保障為主,要畫珍藏,難以解決生活的困難啊。
老太監則說:“我跟隨你20多年,此去必定掛念你,留一些畫珍藏,掛念時也能看一看。”
齊白石也覺得,兩人這次再見,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再相見了,他趕緊抽出幾幅自己滿意的畫作,又現場畫了一幅,送給了老太監。
且齊白石再次給出了錢財,但老太監沒要,只收下了畫作。
后來老太監走后,雖然大門都由弟子們開,但齊白石還是對老太監很是懷念。
信息來源:晚清太監尹春如,給齊白石看大門22年,沒有工錢——西部文明播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