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與中國開戰的準備?美軍計劃在菲律賓,打造全球最大的"戰爭物資儲備庫"。當第一島鏈的軍事齒輪開始轉動,這片海域是否會成為亞太版"火藥桶"的引信?
【美軍計劃在菲律賓建全球最大戰備倉庫】
近日,美國與菲律賓的“肩并肩”大規模聯合軍演,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而在這場大秀背后,美國似乎也在秘密鋪設一盤更大的棋——建立全球最大的軍事預置倉庫。而地點選在了菲律賓蘇比克灣附近。
據環球網報道,美軍的這個計劃并不是心血來潮,而是一招蓄謀已久的棋。想象一下,當大量武器彈藥直接存放在沖突潛在地區,只等著C-5和C-17巨型運輸機,將美國大兵們空降到達,隨即就能從倉庫里領武器出征,這就是美軍構建的未來戰爭圖景。
據一份公開招標文件顯示,美國海軍部已經打算租賃位于,蘇比克灣基地和克拉克基地之間的一個超大倉庫,面積大約在1.9萬到3.3萬平方米之間。計劃從2026年起,這個倉庫將為美軍儲備戰備物資長達十年。這意味著,自1992年美軍撤離菲律賓以來,這是最大規模的戰備物資行動。
【美軍曾在挪威建立過類似的戰略倉庫】
類似的戰略倉庫,美軍在冷戰期間就曾經在挪威建立過。當時,倉庫里藏有大量坦克、步戰車、以及各類武器裝備和彈藥,其目標是在北約爆發熱戰時,提供后勤保障,大幅提升前線作戰能力。
如今,“全球最大”的名號從歐洲奔向了亞太,暗示著美國地緣政治重心的重新定位。尤其是,菲律賓與中國距離并不遙遠,南海問題上,中菲摩擦不斷,因此當下的大規模演練,似乎也是在為某些潛在沖突預演。
這一倉庫若得以實現,將意味著美國的“遠征戰略基地”布局正急速成形。根據美國的軍事藍圖,不僅菲律賓,日本、泰國等地也將成為其戰略基地的一部分,這些基地共同組成了一張龐大的軍事網絡,能支持至少45天的持久戰斗部署。
【美軍在菲律賓蘇比克灣的前軍事基地】
倉庫中塞滿了如海馬斯火箭炮、斯特瑞克輪式裝甲車等,那就不只是看起來嚇人了,而是實打實的具備了一流的戰爭潛能。
除了陸地,美國的意圖還包括打造空中和海上補給網絡。他們在日本、菲律賓、新加坡的民用軍用港口、機場,已然成為戰場補給站,以滿足美軍聯合部隊綜合保障需求。美軍除了在第一島鏈積極部署,還在第二島鏈激活和翻新了一大批廢棄或小型機場,為可能的機械化作戰做足準備。
那么,這一系列的動作會對地區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呢?首先明確的是,這種軍事化升級,必將使區域緊張局勢加劇,尤其是南海和臺海的局勢將更為危急。
【拜登政府曾在臺島布置戰略物資應急倉庫】
尤其是拜登政府曾在臺灣島,布置了一個戰略物資應急倉庫,而菲律賓距離臺灣島僅約400公里。一旦兩處倉庫同時開工,美軍將在臺海與南海之間,構筑一體化的后勤保障網絡,這樣的聯動顯然讓臺海和南海的戰術關聯更加密切。
不過,對于菲律賓這個東道主來說,恐怕事情沒這么簡單。美軍的進駐與合作,固然帶來了短期的軍事安全感,但也將菲律賓推到了風口浪尖。
國內外的安全風險、外交壓力劇增不說,鄰國們的"不安"情緒也隨之高漲,這無疑會波及地區經濟的發展。
當然,美菲聯合軍演也正在呂宋島熱鬧進行中,其中部署的新型反艦導彈,更是給局勢火上澆油。如果再加上之前的“堤豐”中程導彈,菲律賓儼然是成了美國插手臺海的“橋頭堡”。
而且,菲軍總參謀長布勞納提出所謂的“拯救25萬在臺勞工”,作為介入臺海的理由,聽起來簡直是“保護臺積電”的復制款。
【菲軍總參謀長布勞納曾揚言要介入臺?!?/p>
整體看來,美國在菲律賓的大動作,是在為可能的中等規模,甚至更大的軍事行動做準備。請注意,一旦代理人戰爭成為現實,這些物資預置倉庫源源不斷地,向外提供補給,戰爭的持久性將擴大。因為穩固的存放場地和運輸線保障,美軍以及盟友的軍事行動,可以在亞太持續運轉。
面對這樣的局勢,中國必須制定多方面的應對策略。
首先,在外交上,要加強與東南亞國家及周邊國家的溝通和合作,強調和平的重要性,推動多邊對話機制,盡量降低緊張局勢。同時,在軍事上,通過提升自身防御能力,來有效應對可能的威脅。
這種多層面的戰略應對,不僅能夠遏制緊張局勢,也能在長遠中為地區和平提供更多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