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卷的市場環境下,一家新造車企業該如何正確迭代?一個新品牌的打造過程中應該遵循商業先行,還是品牌先行?如今,隨著新車型的亮相,金標大眾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4月23日,金標大眾旗下首款全時互聯全尺寸純電SUV ID. EVO概念車,在上海車展亮相,從設計到智能,再到標準全面進化,特別是集成了大眾最新的智能座艙和高級駕駛輔助技術,也在某種程度上釋放出金標大眾未來產品的進化方向。
新車的亮相不僅代表了金標大眾在品類、技術、產品的全面迭代,也標志著其作為大眾汽車品牌在華興起的「第三極」,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進一步強化了金標大眾在中國市場與南北合資公司間對等、平行的存續關系。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當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于大眾安徽結合中德兩方面優勢效能,期待其「大投入、快產出」的發展模式時,也不應該忽略了,大眾安徽通過與小鵬的「技術聯姻」成功構建起的創新范式,其背后真實的戰略價值和內涵!
文|Wind
編輯|李佳琪
圖片來源|網絡
1
最快的大眾,打出提前一年的「錯位牌」!
如果沒記錯的話,從與小鵬汽車達成戰略合作,到去年4月進一步簽訂電子電氣架構技術戰略合作聯合開發協議,再到今天概念車的亮相,基本完成「ID. EVO」從設計、研發、測試的全制造流程,其整個產品的開發周期不超過2年時間。
一位接近大眾安徽項目的人告訴蜂鳴出行,在所有遵循大眾嚴苛驗證標準、大眾主導的新能源產品體系里,ID. EVO應該是「最快」的一款產品。
ID. EVO的「快」,首先得益于與小鵬汽車的深度合作。多年來,小鵬在智能座艙、高級駕駛輔助及本土化軟件生態等核心技術上的深厚積累,幫助大眾安徽在引入小鵬的技術成果的過程中,大大縮短了產品的開發周期。事實上,這也是大眾選擇跟小鵬進行戰略合作的初心。
如果說與小鵬的合作是提速的顯性利好,那么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VCTC)在決策層面帶來的高效和靈活,則真正體現了大眾安徽作為「東方狼堡」的含金量。
作為大眾在華重要的技術研發中心,在傳統車企冗長的跨國決策流程中,VCTC實現了從項目立項到方案落地的快速響應,比原先的開發時間縮短了30%。依托本地化的人才團隊和靈活的決策機制,VCTC能夠縮短大眾在華的決策鏈條,同時又發揮中國在成本和技術上的優勢。
發布會后的采訪環節中,大眾汽車(安徽)數字化銷售服務有限公司CEO湯廷萬透露,圍繞著這款車,大眾安徽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ID. EVO概念車接近量產狀態,并且會保留80%以上的設計用到量產車上。要知道,這款車原定的上市交付時間是2026年。
用跨越7個小時的時差,用提前一年的錯位牌,這些動作傳遞的信號證明了,大眾圍繞這款產品的打造過程,不僅是在跟規則較勁,也是在跟時間賽跑,用一整年的時間做驗證調整,目的就是為中國汽車消費者提供更純粹、更符合市場期待的產品。
2
從ID. EVO看新汽車時代的「渠道價值」
在順應中國汽車產業變革的過程中,大眾安徽展現出了一種獨樹一幟的轉型特質,即它所倚仗的并非單一的實體,而是一個全方位、多層次且協同高效的體系。ID.EVO恰恰是在這樣一個全新的體系下誕生的一款真正意義上「本土化」的產品。
這種「體系力」不僅體現在其產品開發的效率,也在金標大眾渠道完善的過程中得到展現。在圍繞著金標大眾極致的產品力去做注解時,也千萬不要忽略了作為一家跨國車企在新能源轉型過程中的「渠道價值」。
翻開金標大眾的渠道版圖,不難發現,金標大眾與大多數主流新勢力一樣,都走著一條基本吻合的渠道擴張路線——直營+經銷;但不同的是,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大眾集團原有的進口車體系。
在所有國內現有網絡體系力里,這幾乎是與現階段金標大眾適配度最高的渠道資源。
一方面,集中在高線城市,布局網絡特點與金標大眾的渠道戰略思路高度吻合;另一方面,相比于南北大眾的國產規模化產品,大眾進口車渠道的特點核心即是定位更高,精細化運營,既有圍繞個性化產品快速布局的能力,也保證服務質量的精細化運營的特點。
得益于對優質渠道資源的整合與創新運營,金標大眾的渠道網絡實現了快速且穩健的擴張。湯廷萬透露,截至今年一季度,金標大眾的銷售網絡已經覆蓋全國35個城市,擁有67家門店,其中包含4家直營的ID.UNYX體驗中心,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成都。
根據計劃,到今年年底,這一數字將增加至70個城市、120家門店,包括體驗空間、用戶中心、交付中心、體驗站等多元形態的銷售觸點,并深入三線城市,編織出一張更為廣泛而緊密的銷售網絡。
在新汽車時代,渠道已不再是單純的產品銷售通路,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金標大眾通過整合集團資源,將原進口車渠道的優勢與新能源轉型需求相結合,以「體系力」推動渠道價值的最大化,為其他合資車企的新能源轉型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范本。
3
大眾安徽「預科班」進入倒計時!
在大眾安徽的展臺中央,除了ID. EVO的首秀之外,人們還注意到,2025款ID.與眾也同步更新了命名體系,并新增了一款Pure車型,搭載53.6kWh磷酸鐵鋰電池。本質上是大眾安徽通過不斷調整,精準找到產品核心價值與市場反饋之間的契合點。
兩款車一個向上、一個向實。如果說ID.與眾是大眾安徽從0到1打造的第一款車型,通過不斷的調整,完成新能源時代的「自我教育」;那么ID. EVO的使命則是向上做突破,隨著對于市場經驗的豐富和深入理解以及中后臺資源的持續釋放,在做進一步深化和探索的過程中,大眾安徽要解決的是好不好的問題。
盡管從紙面的銷量數據來看,大眾安徽與南北大眾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但品牌上上下下的信心卻不輸,用湯廷萬的話來說就是,“2025年是金標大眾的「起勢之年」,相信很快就能達成階段性目標。”
渠道方面,整個金標大眾的銷售網絡建設已經步入正軌;產品打造方面,ID. EVO目前也已經跑通整個全造車流程,今年年底開發試駕,明年量產車會推向市場。
從產品研發到品牌定位,從渠道建設到價格體系,可以看到,金標大眾正在全面融入中國消費體系。這些成果的達成,意味著至少體系內部,金標大眾的自運營工作已經階段性完成,作為大眾在中國汽車市場電動化轉型的「預科期」已經進入倒計時,準備正式迎接市場化的考驗。
今天看金標大眾,不僅是要看一個品牌的回報價值,更要看其背后的戰略價值。一方面,規模化的市場需要一個純粹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過去在合資體系里缺少這樣一個角色;另一方面,對于整個大眾集團而言,也同樣需要一個「精致化」的汽車品牌,來圍繞著中國汽車市場需求做適配的過程中,盡快把國內的技術、能力、體系實現落地并商業化。
隨著新產品的落地、體系的完善、市場經驗的補齊,大家也不妨再多耐心等一等,再給多一點時間,期待金標大眾能夠在新能源市場中創造更多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