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中方“稀土包圍網”越收越緊之際,黔驢技窮的特朗普無可奈何,只能冒天下之大不韙給商務部長上壓力,下達死命令。
世間戰略資源種類何其多,特朗普政府為何獨獨對這稀土執著至此?為了獲得稀土,特朗普究竟下達了何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命令?在稀土領域占據絕對主動的中國,又該如何鞏固優勢?
稀土,堪稱現今工業發展領域最具戰略價值的資源。半導體芯片、智能手機制造、電動汽車電池等時下最為新興、熱門的產業,都離不開稀土。
自詡為“世界燈塔”的美國,自然想在這些高精尖產業的發展中獨占鰲頭。故而特朗普作為美國明面上的領袖,對稀土資源表現得垂涎欲滴再正常不過。
但問題是,美國一心要發展稀土相關產業不假。可在他們前面,卻橫亙著中國,這個在稀土領域堪稱“大魔王”的國度:
根據最新數據統計,全球約70%的稀土開采和90%的稀土加工產業,被我們牢牢掌控。換句話說就是,中方不僅是最大的稀土資源國,更是在稀土提煉技術上斷檔領先的第一加工國。
而進入2025年,尤其是特朗普執掌美國的政治周期之后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中美之間的貿易,已然陷入實質脫鉤的境地。
沒了中國這個最大、最靠譜的供貨商,美國該如何發展稀土產業呢?對此毫無辦法的特朗普,終究把手伸向了禁區——
日前,特朗普于白宮正式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以擴大美國在國內、國際水域的深海稀土礦開采規模。
其中有一項行政命令頗為引人注目。其具體內容為:商務部長有 60 天的時間來審查和發放所謂“海底礦產勘探許可證”。
換句話說就是,特朗普僅憑輕飄飄的一紙行政命令,就把“稀土大規模開源”的重擔,壓在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身上。
按照白宮的說法,這一舉措既能解決美國在稀土資源方面的短缺困境,又能為本國財政帶來數以千億美元計的額外收入,可謂百利而無一害。那么這一次特朗普能夠成功如愿,幫助美國擺脫中方的“稀土包圍網”嗎?
已經來不及了!中方料敵先機,早早從“黑白兩道”雙管齊下,牢牢把稀土這一重要戰略資源,抓在了自己手上。
一方面,特朗普想在海底大動干戈的意圖剛剛表露出來,便遭到了全世界絕大部分環保組織眾口一詞的激烈反對:
“深海采稀土礦?毋庸置疑,這是一場環境災難,特朗普正在破壞世界上最為脆弱的生態系統!”致力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律師杰佛森在最新聲明中抨擊到。而海洋學家麗薩·列文則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一意孤行地摧毀“供養人類至今的環境。”
對于特朗普的冒天下之大不韙之舉,從始至終致力于全球環保“一盤棋”的中方義不容辭,第一時間履行了反對、抨擊、阻止的義務和責任。
日前,我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在談及特朗普政府的倒行逆施時表示:“任何國家都不應繞過國際海底管理局和國際法,任意授權勘探和開發活動。”
這一次,我們有理有據地背靠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將矛頭直指美國政,從根上這斷了特朗普“開源”稀土礦的妄想。
另一方面,雖說中方對稀土產品輸美的限制越來越緊,但美國并不是完全無計可施。至少他們還可以通過向韓國進口稀土產品的方式,暫時滿足市場需求。
比如剛剛過去的2024年里,就有價值超過120億美元的稀土軍工業產品從韓國出口到美國。
不過在已經“殺瘋了”的中國乘勝追擊下,這條稀土產業在美國唯一的生存之道,已然徹底被堵死——日前,一封由中國商務部簽發的信函正式擺上諸多韓國企業的辦公桌。在這封信件中,中方明確告知一眾韓企:
中方禁止將含有中國稀土礦物的產品銷售給美國軍工企業,如果韓企違規,就要面臨來自中國的經濟制裁。不過,在美韓之間有“攻守同盟”關系的前提下,中方的警告能有多大效力?
這倒是可以放心:“韓國所有相關產業決不能失去中國這個關鍵供應商”這個說法說法,是數個韓國電子企業高管親口承認的。相關韓企本身也要生存,不會輕易為了美國自毀長城。
如此一來,一根筋成了兩頭堵的特朗普政府徹底失去了在稀土領域抗衡中國的籌碼。這次美國人終于自食苦果,切切實實地在自己主動挑起的中美關稅戰中,栽了一個大跟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