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日,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怂乖谌A盛頓的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fā)表了一次演講。
她提到:“我們對中國的威懾能力是真實且可信的,我認為他們在未來兩年內(nèi)不會試圖用武力奪取臺灣?!边@句話一出,立馬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和討論。畢竟,中美關系一直是全球政治的熱點,而臺灣問題更是其中的核心敏感點。
1949年國共內(nèi)戰(zhàn)結束后,國民黨退到臺灣,共產(chǎn)黨在大陸建立新政權,從那以后,兩岸就分治了。大陸的目標是“統(tǒng)一”,而且他們從沒排除過用武力來實現(xiàn)這個目標。
1979年,美國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跟臺灣斷了“外交關系”。但同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臺灣關系法》,承諾給臺灣提供防御性武器,并保持抵御任何武力威脅的能力。
不過,美國一直玩的是“戰(zhàn)略模糊”這張牌——就是不明確說如果大陸打臺灣,美國會不會出兵。這種模糊既是為了嚇住大陸,讓它不敢輕舉妄動,也是為了約束臺灣,避免它直接宣布獨立。
最近幾年,情況變得更緊張了。大陸的軍事力量增長很快,尤其是海軍和空軍,而美國也在亞太地區(qū)加強軍事部署。雙方在臺灣海峽附近頻頻“秀肌肉”,大陸軍機飛進臺灣的防空識別區(qū),美國軍艦在南海搞“自由航行”。這種背景下,??怂沟谋響B(tài)就顯得格外有分量了。
簡單講,威懾就是通過展示實力或者威脅,讓對方覺得干某件事的代價太高,不敢動手。在國際關系里,威懾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懲罰性威懾”,意思是如果你敢動手,我就狠狠收拾你;另一種是“否定性威懾”,意思是我讓你根本沒法得手。
對大陸和臺灣來說,美國的威懾目標是讓大陸覺得打臺灣的成本太大。比如,軍事上,美國可能打得你灰頭土臉;經(jīng)濟上,可能制裁你讓你日子不好過;外交上,可能拉一幫盟友孤立你。美國希望通過這些手段,讓大陸掂量一下,覺得動手不劃算。
但威懾這東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是面對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它的軍事實力和經(jīng)濟影響力都不容小覷。能不能真的嚇住對方,還得看美國手里的牌有多硬。
??怂拐f美國的威懾能力“真實且可信”,那我們就來看看美國到底有哪些底氣。
基地:美國在日本有5萬多駐軍,在韓國有2.8萬,還有關島這個戰(zhàn)略要地。這些基地離臺灣不算太遠,一旦有事,美國可以快速反應。
海軍:第七艦隊駐扎在日本,包括“羅納德·里根”號航母,能帶90架飛機,還有一大堆驅(qū)逐艦和潛艇。這支艦隊能在太平洋上隨便投射力量。
空軍:美國在日本和韓國有F-22隱形戰(zhàn)機、B-2隱轟炸機,能打精準打擊,還能突破對方的防空網(wǎng)。
導彈防御:美國在韓國部署了“薩德”系統(tǒng),在日本有“宙斯盾”岸基系統(tǒng),能攔截彈道導彈。
這些硬件擺在那兒,給大陸的軍事策劃者添了不少麻煩。
美國還通過賣武器給臺灣來增強它的自衛(wèi)能力。2020年,美國批準了18億美元的軍售,包括135枚“斯拉姆-ER”導彈,能打船也能打地面目標,還有M109A6自行火炮,能遠程支援。這些武器沒法讓臺灣跟大陸正面硬剛,但至少能拖延時間,增加大陸進攻的難度。
美國還有一堆盟友幫忙。日本、澳大利亞、韓國、菲律賓,這些國家都有自己的軍事實力,而且跟美國關系緊密。最近幾年,美國還拉著印度搞了個“四方安全對話”,說是為了“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qū)”,其實大家都明白,這是針對誰的。
經(jīng)濟上,美國也能給大陸施壓。中國是美國的大貿(mào)易伙伴,但反過來,美國也能搞制裁,或者拉著其他國家一起抵制中國。不過,這招是雙刃劍,因為美國也離不開中國的商品,比如電子產(chǎn)品和稀土。
總的來說,美國的威懾能力確實挺硬核。軍事上能打,盟友上能拉幫手,經(jīng)濟上也有籌碼。但問題是,這些能不能真的讓大陸停手,還得看具體情況。
這幾年,大陸在臺灣附近的軍事動作確實多了起來。比如:
軍機擾臺:2021年,大陸軍機飛進臺灣防空識別區(qū)超過900次,最多一天有56架。這明顯是想給臺灣施壓,也是在測試臺灣的反應。
海軍演習:大陸在臺灣周邊搞過好幾次演習,包括實彈演習和兩棲登陸模擬。2022年佩洛西訪臺后,大陸還發(fā)射了彈道導彈,落點就在臺灣附近。
這些動作看著挺嚇人,像是為打仗做準備。但另一方面,這也可能是政治信號,想讓臺灣和美國緊張,而不是真要馬上動手。
大陸會不會打臺灣,不光看它想不想,還得看它能不能。國內(nèi)的情況是個大因素:
經(jīng)濟:中國經(jīng)濟最近不太好,房地產(chǎn)泡沫、債務問題、疫情影響,都讓政府頭疼。打仗會讓這些問題更糟,可能引發(fā)社會不滿。
政治:共產(chǎn)黨靠經(jīng)濟增長和民族主義穩(wěn)住地位。拿下臺灣可能是民族主義的大勝利,但如果打不好,反而會動搖政權。
民意:老百姓對臺灣問題很支持,但真打起來,死人花錢,大家會不會接受,還不好說。
國際上,大陸也得考慮后果。跟美國開戰(zhàn)代價太大,經(jīng)濟制裁、外交孤立,都會讓中國很難受。
再說,大陸也不一定非得打仗。它可以用經(jīng)濟擠壓臺灣,比如限制貿(mào)易,或者外交上孤立臺灣。現(xiàn)在只剩13個小國承認臺灣,說明這招還是挺管用的。和平統(tǒng)一是大陸的首選,打仗只是最后的手段。
所以,??怂拐f兩年內(nèi)不會打,不是沒道理。大陸現(xiàn)在動手,風險太大,收益不一定高。但這不代表它完全放棄了武力選項,只是時機還沒到。
??怂惯@話一出,對美中臺三方都有影響。
大陸可能會覺得這話是挑釁,畢竟美國公開說能攔住它,大陸可能會:加碼軍事:比如多搞幾次演習,或者在臺灣附近部署更多武器。
經(jīng)濟報復:針對美國企業(yè)搞點小動作,或者在貿(mào)易上找茬。外交反擊:在聯(lián)合國之類的地方,給美國使絆子。
但也有可能,大陸把這話當個試探,想看看美國到底有多認真。對臺灣來說,這話可能是個好消息。如果美國真能攔住大陸,臺灣可能會:
更硬氣:臺灣不那么怕大陸的壓力,可能在國際上多爭取點空間。經(jīng)濟利好:大家覺得風險低了,外資可能更愿意來投資。
但如果臺灣太放心,覺得美國肯定會救它,可能反而會冒險,搞出點亂子。
周邊國家也得掂量。日本、韓國這些美國盟友可能安心點,但也擔心被卷進去。東南亞國家可能怕沖突外溢,影響自己的安全。
更大的問題是,這話可能讓局勢更不穩(wěn)定。如果大陸覺得美國在虛張聲勢,可能會試探底線;如果美國覺得大陸不信邪,可能加碼施壓。雙方誤判的話,麻煩就大了。
不少專家對??怂惯@話有不同看法。蘭德公司2021年的一份報告說:“隨著中國軍力和核能力的增強,美國威懾中國攻臺的能力越來越不確定。”這說明,有人覺得美國未必真能擋住。
但也有樂觀的。美國前防長馬克·埃斯珀2022年說過:“中國短期內(nèi)不會打臺灣,因為它還沒準備好。”這話跟希克斯有點呼應,可能美國內(nèi)部有類似判斷。
希克斯說美國威懾能力“真實”,大陸兩年內(nèi)不會打臺灣,這話聽著挺大膽,但也有依據(jù)。美國在軍事、盟友、經(jīng)濟上確實有牌可打,能讓大陸掂量一下。但大陸的實力也不弱,軍事動作和政治決心都擺在那兒,未來怎么樣,誰也說不準。
這兩年會不會打,取決于很多事,比如,大陸內(nèi)部的壓力、國際環(huán)境的變化,還有美中的博弈。??怂惯@話可能是給大陸敲警鐘,也可能是給自己人打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