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各區各部門各單位立足防大、防猛、防突發,提早落實迎汛備戰各項舉措,加快102項防汛排澇工程建設進度,堅決杜絕“帶病入汛”。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我市海河流域降雨量總體偏多2到3成,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增加,防汛形勢嚴峻復雜。各區各部門各單位將責任落實到會商研判、監測預警、避險轉移、搶險救援等環節,擰緊“防、減、救”責任鏈條;同時發揮巡堤搶險技術專家作用,調動部隊、企業、社會等應急搶險力量,完善“屬地+技術+部隊”網格化防搶協作機制,優化應急保障方案,細化上堤通道、物資調運線路、裝卸料場、交通保障等措施,前置排水、搶險等器械,確保關鍵時刻快速響應、高效處置。
相關部門要在汛前完成主干道路易積水地區改造工程,對于跨汛期工程,制定“一處一案”度汛舉措;圍繞去年汛期暴露出的短臨預報預警能力不足、城市排水能力偏弱、基層應急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重點督查督辦,“一區一單”下發督辦函,限時整改;并且開展極端天氣處置演練,以及安全常識、極端強降雨防范等培訓,提高公眾對災害風險及預警信息的認知度,做好“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各項準備。
此外,多部門加密會商、科學研判,應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等技術,強化臨災預報預警,在多個平臺發布預警響應和提示信息,“叫醒”“叫應”各級責任人提前上崗、提級防范;完善薊州區山洪地質災害防御包保責任體系,加大對重點點位的巡查力度,提前轉移受威脅群眾,提早落實船只回港避風和口門封堵舉措,避免人員傷亡;在此基礎上,統籌調水、保水、節水、雨洪資源利用等措施,在確保防汛安全的基礎上保障城市供水“生命線”。(記者 王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