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消息,韓國外交部長官趙兌烈在2025峨山全會上的一番表態,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他明確拒絕在中美間“選邊站”,強調韓國重視韓美同盟的同時,認為中韓接觸同樣符合美國利益。這一立場的明確,讓一直試圖拉攏韓國在中美博弈中站位的特朗普政府遭遇挫折。
韓國拒絕“選邊站”,背后有著深層次的經濟利益考量。韓國作為一個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其經濟發展與國際市場緊密相連。中國,作為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在韓國的經濟版圖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25年第一季度的數據顯示,韓國半導體等核心產品在中國市場收獲了可觀的份額,中國為韓國芯片產業提供了廣闊的銷售空間。從韓國整體出口情況看,中國市場吸納了相當比例的韓國商品,為韓國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一旦韓國迫于美國壓力選邊站隊,其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必然受到沖擊,韓國經濟恐將遭受重創。失去中國這一龐大市場,韓國眾多產業將面臨產能過剩、利潤下滑等困境,大量企業甚至可能陷入生存危機,對韓國就業、稅收等方面也將產生連鎖的負面影響。
韓國外交部長官趙兌烈(資料圖)
與此同時,中國針對美國關稅脅迫政策的反制措施,也讓韓國看到了堅定立場的重要性。中國的反制有理有據,有力地維護了自身權益。國際上,日本、越南、歐盟等經濟體紛紛與中國擴大合作,這一趨勢顯示出中國市場的強大吸引力和中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的積極影響力。韓國若順應美國要求選邊,無疑將錯失與中國深化合作、共享發展機遇的契機,在全球經濟競爭格局中處于不利地位。
回顧此前特朗普出臺對等關稅政策后,韓國代總統韓德洙曾表態傾向美國,稱韓國不會與中國共同反擊美國關稅,認為此舉無助于改變局勢,且韓日中三方合作未必使韓國受益。但如今,韓國態度已發生明顯轉變,從傾向美國到堅定拒絕“選邊站”。這一轉變,正是韓國基于自身經濟利益和國際形勢變化做出的理性抉擇。
F-35A戰斗機(資料圖)
在韓國拒絕“選邊站”的關鍵時刻,美軍在該地區又有大動作。據韓聯社報道,美軍正考慮在韓國永久部署F-35A戰斗機。計劃顯示,將有一定數量的F-35A戰斗機部署在韓國特定軍事基地,如群山空軍基地等。這些先進戰機的部署,將極大補充美國在韓空中力量。F-35A戰斗機具備先進的隱身性能、強大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和精確打擊能力,一旦完成部署,美國在東北亞地區的軍事威懾力將得到顯著提升。美軍試圖通過此舉,在中美戰略博弈中增加籌碼,對中國形成更強的軍事威懾。
美軍此舉對地區軍事平衡的影響不容小覷。F-35A戰斗機的部署,打破了地區原有的空中力量對比,周邊國家不得不重新評估自身安全環境,加強軍事防御準備。這極有可能引發地區軍事競賽,導致局勢緊張升級。對于韓國而言,美軍此舉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軍事防御能力,但也將韓國更深地卷入大國博弈之中,增加了韓國面臨的安全風險。韓國若過度依賴美軍軍事保護,自身軍事自主性將受到削弱,且可能因美國軍事行動引發的地區緊張局勢,使韓國經濟發展受到沖擊。
韓國外交部長官趙兌烈(資料圖)
韓國拒絕“選邊站”的立場,對韓美同盟關系帶來挑戰。長期以來,韓美同盟是韓國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基石,但此次韓國在中美博弈中的態度,表明韓國在維護自身利益與維持同盟關系之間尋求平衡。美國一直希望韓國在其戰略布局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韓國的拒絕無疑與美國期望相悖,可能引發美韓在外交、軍事等領域的分歧。美國可能會通過政治施壓、軍事合作調整等方式,試圖促使韓國改變立場;而韓國則需要堅定自身立場,通過外交溝通等手段,向美國闡明自身利益訴求,努力維持同盟關系的穩定。
從地區局勢來看,韓國的中立立場具有積極意義。在中美關系緊張的大背景下,韓國的拒絕“選邊站”為地區和平穩定注入一股清流。這一立場有助于緩解中美間的緊張關系,為地區其他國家在處理與中美關系時提供了有益借鑒。地區國家紛紛意識到,在大國博弈中保持獨立思考,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制定外交政策,才能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實現自身發展與地區和平穩定的雙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