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臺海網報道,國民黨在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凱道)舉行集會,超過20萬人參與,重量級人物傾巢而出,加上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力挺,島內反對賴清德的聲勢越來越大。游行于近日正式開始。臺灣聯合新聞網稱,臺北市早上下著雨,中午后漸漸放晴,約中午人潮開始聚集,下午乘游覽車北上民眾如洪水般大量涌入,轄區警方不得不加強交通管制。
這次大游行,臺灣地區各界的反應堪稱“群情鼎沸”。馬英九痛批賴清德“無能“,呼吁民眾用選票讓他下臺;朱立倫直接放話要在臺立法機構發起罷免;韓國瑜更是直言,臺灣需要和平,不是“臺獨”鬧劇。就連一向中立的民眾黨主席都看不下去,怒斥民進黨把臺灣地區變成“獨裁小島”。20多萬民眾頭綁“反綠”布條,用最樸素的行動告訴賴清德:民意不可欺,民心不可違!祖國大陸的態度始終明確而堅定。外交部和國臺辦發言人多次強調,臺灣地區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形式的“臺獨”行徑都必將遭到堅決回擊。
賴清德(資料圖)
兩岸關系上,賴清德堅持“臺獨”立場,將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嚴重破壞兩岸關系,把臺灣推向沖突邊緣,讓臺灣民眾不安。島內20萬民眾的這場集會,是對賴清德及民進黨當局的一次強烈警告。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違。若賴清德繼續執迷不悟,無視民眾呼聲,未來不僅將面臨更大規模的民意抗爭,其政治前途也將岌岌可危。臺灣的未來在于和平穩定,在于兩岸的交流合作,而不是走向對抗與分裂。這場集會也給臺灣各政黨敲響警鐘,唯有以民生福祉為重,致力于兩岸和平發展,才能贏得民心。
在這場集會中,如陳水扁、呂秀蓮、謝長廷的支持者,這三人都不贊成賴清德發動“大罷免”,認為賴清德就是在破壞島內所謂的“民主”,輸不起,甚至陳水扁還因公開反對賴清德的行為被側翼“出征”。很顯然這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反
綠”、“反賴”的集會,民眾發出的不滿聲音就是賴清德之流的“催命符”,如不悔改,還一意孤行,一定會被民眾教訓,明年的2026臺島縣市首長選舉民進黨一定會被選民所拋棄,更別提2028了地區領導人選舉。
賴清德(資料圖)
對于這場超大規模的凱道游行,賴清德竟然想將禍水引到大陸。賴清德聲稱,國民黨和民眾黨不能只反民進黨而不反大陸,臺灣政黨應該不分顏色,一起反對大陸,要求大陸放棄武力攻臺,求得兩岸和平。賴清德還大言不慚地表示,國民黨和民眾黨號召群眾走上街頭,固然有他們的需求,但這場活動也足以證明臺灣是一個民主社會。賴清德這招“禍水東引”并不高明,至于說島內民眾走上街頭證明臺灣是民主社會的說法,更加站不住腳。
更引人注目的是,統派團體也積極響應了這次游行,呼吁大家重視兩岸和平穩定,他們認為臺灣現在的困境源于歷史遺留問題,只有重建民族共同體認同,正視兩岸之間的歷史和經濟聯系,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在野陣營的矛頭直指賴清德當局的各種施政弊端,他們批評賴清德上臺后,不僅沒解決臺灣面臨的實際問題,反而加劇了島內的對立和仇恨,挑動立法機構沖突,讓臺灣社會更加動蕩不安。
島內20萬人游集(資料圖)
透過這場抗議活動,我們看到民眾對賴清德當局治理策略的不滿達到新的高度。從深層次來看,假如賴清德繼續忽視這些聲音,可能會導致更深刻的政治動蕩, 與社會不滿。但無論政治如何動蕩, 臺灣地區的年輕一代應認知到自己與祖國大陸的密切聯系,只有確立這種認知,才有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政治摩擦,實現長久的和平與繁榮。通過此次抗議活動,民眾不僅提出了對個人領導的不滿,更向所有人強調,傾聽人民訴求才是治理的關鍵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