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華傳奇
——訪兩彈一星科教督導、中國好人江蘇如東趙家劇院創始人趙亞華
他出生在偏僻的農村,沒有上過大學,也沒有當過兵。現在,卻穿著“軍裝”,常常應邀走進高端會議和大學課堂,演講授課,被聘為南京交院建筑工程學院《道德講堂》講師和兩彈一星科教督導。享有軍人和兩彈一星功勛人物的有關特殊待遇。
時代之浸染,行為贊高聲
趙亞華先生,家住江蘇如東農村。20世紀80年代,他承包經營曹埠生產社二金工車間,為完成指令性出口生產任務虧了本,雖然廠長說政策性的虧本廠里補,但是心系萬家的趙亞華先生深知其他車間都沒有盈利,哪來有錢來補這個虧損呢。
年關將至,只剩他獨自一人背著3000多元債務淚流滿面。“要生存,先把淚擦干。走過去,前面是個天!”大年三十,外面飄著雪花,他孤家寡人在宿舍,嘴里哼著小曲,牙齒咬得格格響,揮手在墻上寫下“窮則思變,艱苦創業,東山再起,再展雄風!”這十六個字。
對于趙亞華先生來說,彼時的他可謂“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的真實寫照。企業垮了,家也散了,信譽隨之而去,創業資金難有著落。趙亞華先生飽嘗越是沒錢越難借的滋味,在正月十九上午,他寫下“今借到曹剛人民幣叁仟元整,六個月還清本息三仟三百元,過期還雙”的借條,來到附近的這位老同事家。曹剛接過借條低聲地說:“你等會兒,我去與方琴商量一下。”一會后,夫妻兩來到,手握著錢的方琴看著趙亞華無奈的面孔,流露出同情的目光輕聲地說“知道你現在很難,我們把錢借給你,不是看在你多高的利息上,是看在你人心好。說心里話,我今天把這錢給了你,就不想要了,當然,要是你真能翻過身還來,那最好。”他眼里看著,耳里聽著,不由得鼻子里陣陣發酸,含著淚大聲地說:“謝謝,到時我一定還來!”
在老同事的支持下,1990年,趙亞華先生在農業機械和機動車開始悄悄走進農家的時候,辦起如東第一個民營加油站“曹埠加油站”。加油站本大利寬,低進高出能賺錢。一個初夏,他看好油價猛漲的機會,借錢買了一百多噸寄存油。可幾天后的一個早上,主管看到他手腕和頸部的皮膚異常發黃,送他到附近醫院檢查。“按慣例他患了惡性腫瘤,并且病情發展很快,要趕快到有關醫院確診治療,不能延誤。”主管聽到醫生的話,連忙出門,卻看到門外的他不停地給一個個手機上的聯系人撥打著電話。趙亞華華先生說:“醫生說的話我也聽到了,他是嚇唬你的”,接著,手指指手機上一連串的聯系人焦急地說:“這么多人的錢借在我身上,現在的頭等大事是還清他們的錢,如果我背著債務死了,是不道德的”!了解他的主管,只得配合他花兩天多的時間,折價賣掉所有寄存油,還掉近百萬借款后才去南通附屬醫院。
經過認真的排查,趙亞華先生手腕和頸部的皮膚異常發黃的原因原來是床上的黃被套掉色惹的禍。“真是好人一生平安啊! ”一直關心他的朋友們紛紛發來賀電。此后,不僅在資金上支持他的人更多了,前去加油的人也一天天增加,很快他成為當地同行業的首富。“新時代的`活雷鋒`”。趙亞華先生如同那歷經風霜的老樹,雖飽受折磨,卻在春日里綻放出最絢爛的花朵,苦盡甘來,方顯生命之美。
幫扶鎮鄉村,家國情懷在
善良如同細雨,悄然無聲地滋潤大地,讓世界因此變得更加美好。善良如同心靈深處的一泓清泉,滋潤著每一個干涸的靈魂,讓愛意在人間傳遞。善良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為迷途的旅人指引方向,給予他們前行的勇氣。善良如同春天的微風,輕輕拂過面頰,帶走憂愁,留下無盡的溫暖與安慰。
“我富了就應該來幫助你們啊!”,這是人們常聽到趙亞華先生說的一句話。他創業致富后,走到哪里,好事做到哪里。
一個細雨蒙蒙的夜晚,他駕車由東向西開到曹埠鎮東首的二總街頭,看到前面堵了車,連忙把車子停靠到路邊,一口氣從數百輛車輛的間隙中穿過來到堵車的源頭。查看到兩輛擦碰的車輛沒有明顯痕跡,問坐在駕駛室里的轎車司機:“為何不把車輛朝前開點,讓卡車開走?”卡車司機搶先說:“他倒車碰到我車,要不是我剎車快,還不知怎么樣呢,叫他給包煙錢道個歉還不愿意。”他邊說邊從口袋掏出20元錢來到轎車司機處,誠懇地說:“我和你各出一半好吧?”轎車司機伸出手來,可沒等拿到錢,手連忙收回去“謝謝你,是你的言行打動了我也啟發了我。”他說著把車子向前移動一下后,忙拿起50元錢下車,走向卡車司機。卡車司機一看笑了笑,連忙搖搖手說“這錢我也不要了。”說著啟動了發動機,緩緩地將車子開走,后面的車輛像流水一樣行駛起來。“新時代的`活雷鋒`”!圍觀的人一個個豎起大拇指夸獎。趙亞華先生真正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在人海中傳遞善良,就像點亮一盞盞明燈,照亮彼此的路途,讓愛與溫暖在心間流淌。
1996年春,趙亞華先生為幫助小攤販討回兩根甘蔗,遭到報復后,感覺人的錢包鼓了,思想卻滑坡了。他便自發出資在鄉廣播站創辦了全國第一個傳播文明新風的農村廣播《新風之花》,使精神文明建設率先自江蘇如東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社會上逐漸形成學好人做好人的良好風氣。7月1日人民日報以“何愁新風不浩蕩”的報道,同時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在北京隆重召開,精神文明建設在全國蓬勃發展,鄉親們驚喜地夸講:“小廣播推動了精神文明新時代啊!”
此事更激發出他的熱情,于是趙亞華便索性請了加油工,為了他能騰出手來,全身心地走上社會。人到哪里,好事做到那里,文明新風就吹到那里。
伊拉克戰爭后,國際油價猛漲,國家為推行“惠民油”政策,給兩大石油公司發放石油補貼。但是這卻導致成品油市場批零倒掛,民營加油站紛紛關門,加油難的社會問題顯現,兩大公司加油站上也常常因搶購油品發生打架鬧事現象。同行們看到趙亞華的加油站也關了門,紛紛慫恿他把車堵到向他們停止供油的兩大公司加油站進出口。“國家發放石油補貼,是為了照顧老百姓的利益,我們可千萬不能去添亂啊。”趙亞華請他們吃飯談心,說服大家后,從“消費者難得實惠、不利于國家稅收和社會穩定、應當給予民營加油站平等經營的權益”等角度入手,給相關領導部門寫信:“建議取消石油補貼,規范成品油價格行為”。一個多月后,因暫時得不到回音,家人常常見他吃不下飯、睡不好覺,說他耍書聲氣。同行們更因為他在信中反映了他們民營加油站無序經營的事,埋怨他不打自招,會引火燒身。然而,8月初的一個 “010”區號的電話使他喜出望外。“你好,你是趙亞華嗎?”“是的”,對方一番贊揚聲后告知“你的來信和信中提出的建議,正在征求多方意見,有望在兩個月內出臺新的辦法……”。果然,國家于同年10月1日全面取消石油補貼,規范成品油價格行為。這一做法不僅使成千上萬的社會加油站走出困境,更重要的是及時解決了加油難的社會問題,維護了成品油市場和社會的穩定。為此,老百姓翹起大拇指夸他是“一個呼風喚雨,送走油荒時代的人!”
承社會責任,宣大愛無疆
趙亞華先生的力量宛如春風,輕輕拂過心田,激起了更多人內心深處的渴望與熱情;他的力量如同磁場,吸引著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匯聚一堂;他的心地如同初升的朝陽,溫暖而明亮,那份善良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接近他的人。
他還出資開啟百姓看戲不花錢的新時代。撤鄉并鎮后,原有一些鄉村影劇院、文化站相繼關門,他看到農村的歡聲笑語少了,無事生非的人多了,于是他又出資在他經營的孫窯福利加油站北側,開辦了以文化人的趙家劇院。
劇院每周一場演出,歌舞、雜技、小品等精彩節目穿插道德與普法有獎問答。觀眾不僅免費看,免費演,有需求的殘疾人和老人,還有“雷鋒車”免費接送。開張不久,不少黨政領導蜂涌而至,想不到的是幾個月后,黨中央又隆重召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之后在18大、19大、20大精神鼓舞下,全國鄉村文化中心和志愿演出團隊如雨后春筍,遍地開花。
在引領鄉村文化發展的14年中,趙家劇院,先后投資600多萬元,在大江南北發展40多家分院,惠及我國千萬民眾和多國華人。成為以文化人,讓人快樂健康、讓人夢想成真、讓人心向善、讓迷茫者醒悟、讓一個個家庭破鏡重圓,助力脫貧致富奔小康,名揚中外的社科教育基地。他的趙家劇院也被評為“中國農村第一公益劇院”和“東盟最具影響力品牌”。
現在,他沒有了行業首富的風光,并因兩個在國企上班的孩子都欠著房貸而成為人們眼中的“傻子”,但看到在他和趙家劇院的感染下,全國涌現出成千上萬的和他一樣造福于民的“傻子”,他仍然覺得十分值得。
鑒于他在科普教育方面的建樹,兩彈一星科普教育委員會,授予他兩彈一星科教督導工作證,讓他激動萬分:“這載滿光環和使命的軍裝將永遠激勵我和我的伙伴們,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生觀,為科普教育事業奮斗終身!”國防大學聯合指揮與參謀學院政治教員郭尊先、中宣部原辦公廳主任薛啟亮、國務院辦公廳行政司原常務副司長王勝利等欣然為他揮毫潑墨:“隆日化德”“中國好人”“引領時代發展的中國農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