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有關俄烏和談的消息滿天飛,但俄軍在戰場上推進的速度反而有所加快。
4月28和4月29日兩天,俄軍在庫皮揚斯克北面奧斯基爾河西岸接連控制了兩個定居點,其中奧斯基爾河西岸的卡緬卡尤為關鍵。
俄軍控制卡緬卡后,庫皮揚斯克北面奧斯基爾河西岸有人居住的重要定居點已全部被俄軍收入囊中,這個方向上的戰事將很快向東哈爾科夫腹地發展。
如果俄軍打不下擁有上百萬人口的哈爾科夫市,至少也要將俄烏邊境的東哈爾科夫吃下,以確保頓巴斯地區北翼的絕對安全。
由于哈爾科夫地區對俄羅斯國家安全的戰略重要性,俄軍最終撤離哈爾科夫的可能性極小。
從4月2日起,俄軍再次越過奧斯基爾河,向其西岸卡緬卡的烏軍陣地發起進攻。經過連續激戰,俄軍占領了卡緬卡東南部城區,并控制了定居點附近的制高點。
此后,俄軍一直在卡緬卡城區與烏軍展開激烈的巷戰,到4月27日俄軍終于將烏軍趕出了奧斯基爾河沿岸的小鎮。
4月28日上午,俄羅斯國防部正式宣布了這一消息。
親烏的美國戰爭研究所在同一天發布的戰場動態地圖顯示,烏軍已從卡緬卡城區撤退。
占領卡緬卡對俄軍有兩個重大意義。
其一、俄軍全面控制庫皮揚斯克以北的奧斯基爾河西岸后,將為俄軍下一步向北向西推進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其二、俄軍能在地理條件極為不利的情況下同,越過奧斯基爾河,在一個月之內,在對岸打下一個面積達3平公里的烏軍重要陣地,這本身就說明烏軍在這個方向上的防御力量已被嚴重削弱。
烏軍憑借奧斯基爾河天險都無法守住陣地,難道他們還能在俄軍越過奧斯基爾河后擋住俄軍嗎?
這顯然不可能的!
4月29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戰報表示,俄軍已于4月28日控制了奧斯基爾河西岸扎帕德涅西北的多羅肖夫卡村。
扎帕德涅是俄軍于2025年1月基本控制德沃里奇納城區之后,在奧斯基爾河西岸打下的一塊重要高地。
2月份,烏軍四個旅的援兵抵達后隨即對扎帕德涅和德沃里奇納附近的俄軍陣地發起反攻,一度迫使俄軍從部分陣地后撤。
在此后的兩個多月時間里,俄烏兩軍在扎帕德涅和德沃里奇納附近展開陣地戰,戰線變化有限。
此次俄軍攻占扎帕德涅西北的多羅肖夫卡村,說明俄軍已在扎帕德涅和德沃里奇納附近的陣地戰中占據絕對優勢,扎帕德涅一線的俄軍陣地已非常穩固,烏軍在這個方向上的反攻已徹底失敗,整個奧斯基爾河西岸的戰事將很快向東哈爾科夫腹地發展。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為了突破庫皮揚斯克北面奧斯基爾河西岸烏軍的防御陣地,俄軍在這一線投入的兵力高達3萬人,而在西岸防守的烏軍,包括增援部隊在內,也只有四個旅的殘部,總兵力不到12000人,如果懸殊的力量對比,烏軍不敗才怪呢!
庫皮揚斯克以北的東哈爾科夫地區,地廣人稀,除了其北面的大布爾盧克鎮之外,幾乎沒有什么大型定居點可為烏軍的防御提供依托。
俄軍順利拿下卡緬卡后,俄軍整個奧斯基爾河西岸的橋頭堡已連成一片,隨著戰線向東哈爾科夫腹地推進,這個橋頭堡的面積將會快速擴大,使之成為向南包圍庫皮揚斯克和向北推進到大布爾盧克方向的前進基地。
如果俄軍最終打下了大布爾盧克,將可北上切斷利沃夫昌斯克與哈爾科夫市之間的聯系,迅速控制整個東哈爾科夫,然后向西推進,能打下多少算多少。
要是能對哈爾科夫市形成包圍將是意外之喜。
盡管目前俄羅斯還沒有對哈爾科夫提出領土要求,但在俄烏這一輪的隔空喊話來看,俄烏雙方新的國境線極有可能以停戰前的實控線為準。
如果俄軍最終控制了包括沃夫昌斯克和大布爾盧克在內的東哈爾科夫,俄軍從這些土地上撤軍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
因為對俄羅斯來說,這不但是確保俄羅斯西部邊境安全的需要,也是確保俄控頓巴斯地區北翼安全的需要。
而作為弱勢的一方,烏克蘭將只能選擇接受現實,來以此為澤連斯基選擇錯誤的國家安全戰略買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