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提示
5月,隨著氣溫明顯回暖,我市將迎來手足口病等腸道傳染病高發(fā)期。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重點防控以下疾病:
1.呼吸道傳染病:新冠感染、流感、水痘
2.腸道傳染病: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瀉病
3.人畜共患病:布魯氏菌病
4.自然疫源及蟲媒傳染病: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流行性出血熱
“五一”假期人員流動性和聚集性增加,出行需注意:
南方省份/境外旅行:防范登革熱、禽流感
戶外活動:預防蜱蟲叮咬
01 五一出行提示
(一)出行前準備
1.防護用品:備足口罩、免洗手消毒劑、消毒濕巾等
2.衣物準備:根據目的地氣候準備好厚薄適中的衣物
3.健康評估:關注自己和親友的健康狀況,避免帶病出行
(二)旅行防護要點
1.防蚊措施(南方/境外):
-穿淺色長袖衣褲
-使用含避蚊胺的驅蚊劑
-住宿選擇有紗窗、蚊帳的環(huán)境
2.防蜱措施(戶外活動):
-穿長袖衣褲
-扎緊褲腿入襪
-裸露皮膚涂抹驅避劑
-避免草地、樹林等環(huán)境中久坐
-返回住處后及時沐浴檢查,重點檢查腋窩、腹股溝等部位,換洗衣物高溫洗滌
3.健康五注意:
-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注意咳嗽禮儀
-飲食衛(wèi)生:不喝生水,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不吃未熟的肉類及蛋類等食品
-避免禽類接觸:避免接觸活禽及排泄物,尤其要避免與病、死禽類的接觸
-科學防護:進入客運場站、公路服務區(qū)等環(huán)境密閉、人員密集場所時建議做好防護
-健康監(jiān)測:旅行期間密切關注自己和同行人的健康狀況,出現癥狀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就診
02重點疾病防控措施
(一)呼吸道傳染病
預防要點:
-無禁忌癥,建議積極接種疫苗(水痘、新冠等)
-每日開窗通風≥2次
-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強免疫力
-出入人員密集場所建議做好防護、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
-出現癥狀居家休息,及時做好防護到醫(yī)療機構就診
-學校/托幼機構落實好晨午檢,不帶病上課。
(二)腸道傳染病
預防要點:
-洗手要點:飯前便后、外出后使用肥皂洗手
-消毒重點:玩具、餐具每日清洗消毒,特別是奶瓶、奶嘴等入口物品
-飲食衛(wèi)生要點: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海鮮類食品,生吃瓜果要洗凈,剩飯剩菜要加熱煮透后再食用
-環(huán)境衛(wèi)生要點: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盡量少去擁擠的公共場所
-疫苗建議:6月齡至5歲的兒童可自愿、自費接種手足口病EV71疫苗可預防重癥。
(三)布魯氏菌病
養(yǎng)殖戶須知:
-職業(yè)防護:接羔、清潔圈舍時戴手套、口罩
-環(huán)境管理:飼養(yǎng)過牲畜的場所應進行消毒,特別是出現牲畜流產時,一定要避免直接接觸流產物和死胎,應立即對其進行徹底消毒處理
-人畜分離:家畜要圈養(yǎng),幼畜不得入室,不要用人用的盆或碗去喂養(yǎng)家畜,不與羊羔玩耍
普通居民注意:
-不喝生奶,現擠的新鮮牛奶、羊奶,要煮沸后飲用
-生熟刀具分開使用
-涮鍋、鐵板或燒烤時務必熟透
(四)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
應急處理方法:
1.正確除蜱:
-不要生拉硬拽,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再用尖頭鑷子夾牢蜱頭慢慢施壓把蜱拉出
-移除蜱蟲后,需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
-禁用火燒、涂油等方法
2.后續(xù)觀察:
-記錄叮咬日期
-一個月內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動史者,一旦出現發(fā)熱等疑似癥狀或體征,應當及早就醫(yī),并告知醫(yī)生相關暴露史。
(五)流行性出血熱
1.環(huán)境防控—阻斷傳播源
-防鼠滅鼠:定期清理雜物、垃圾,堵塞室內外鼠洞,倉庫、廚房等重點區(qū)域放置擋鼠板、粘鼠板、捕鼠器
-衛(wèi)生管理:食物密封存放,避免鼠類污染,一旦食物被鼠咬過或被其排泄物污染必須丟棄
2.被鼠咬傷或抓傷時的應急處理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動清水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
-用碘伏或酒精進行傷口消毒,避免包扎
-一旦出現發(fā)熱,頭痛、眼眶痛、腰痛等“三痛”和面、頸、上胸部充血潮紅等“三紅”癥狀,立即到大連市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等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就診,并告知醫(yī)生發(fā)病前有鼠咬史。
半島晨報、39度視頻首席記者黃鳳桐、大連疾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