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記者專訪吉鴻昌烈士外孫女鄭吉安(引題)
“傳承不是復述故事 讓紅色基因入腦入心”(主題)
今晚報記者 穆德旺 文/攝
昨日,在2025年度全國老兵宣講團“紅色基因永傳承,強國復興立新功”主題巡回宣講啟動儀式暨首場報告會上,吉鴻昌烈士外孫女鄭吉安作為宣講員,身著軍裝緩步走上舞臺。通過與外祖父的“跨時空對話”形式,講述外祖父的革命往事,帶來了一場震撼人心的宣講。
“外公,您看這盛世,如您所愿……”當臺詞響起,鄭吉安的聲音帶著克制的顫抖。演講過程中,她時而駐足凝視背景屏上吉鴻昌烈士的黑白照片,仿佛穿越到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講到吉鴻昌在獄中寫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的就義詩時,她攥緊拳頭、眼眶泛紅,語調陡然升高:“把我是中國人的傲骨,化作不屈的脊梁!”臺下傳來此起彼伏的抽噎聲,不少觀眾偷偷抹淚。
宣講結束后,鄭吉安接受了記者采訪,她分享了首次參與此類宣講的感受與對紅色基因傳承的深刻思考。談及此次宣講,鄭吉安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嘗試演講形式的宣講,此前更多是以授課方式進行紅色教育。“這種形式對我來說是個挑戰,我足足準備了十天。作為烈士的后代,我始終被一種無形的力量牽引著——那便是刻在骨子里的紅色基因,是外祖父用生命詮釋的信仰和擔當。”她坦言,當看到臺下觀眾的反響以及收到微信反饋中大家紛紛表示“特別震撼”時,內心深受鼓舞。她尤其提到宣講中的情景劇形式,“通過這種方式,能把外祖父大義凜然的形象再現給觀眾,讓紅色故事更入腦入心,也拉近了大家與英雄的距離,所以多樣化的宣講形式很有必要。”
對于紅色基因的傳承,鄭吉安有著自己的理解。“傳承不是單純復述故事,關鍵是通過宣講、閱讀引導、書籍分享等教育方式,讓紅色基因真正入腦入心,幫大家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她宣講的內容為例,她希望將外祖父“為民的情懷”轉化為當下“為民服務的行動”,把“中國人的傲骨與民族氣節”化作面對挑戰時“不屈的脊梁”,將“死也不倒下的堅定信念”變為每個崗位上的“堅守”。“我們做宣講,就是要把精神背后的內涵充實傳遞給大家,讓紅色歷史和英雄精神真正轉化為行動力量。”
作為全國老兵宣講團成員、天津市關工委德育部部長及多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鄭吉安表示未來會針對不同受眾調整宣講重點與形式。“在關工委主要面向學生群體,接下來作為老兵宣講團成員,還會根據不同人群的特點,用更有針對性的內容和方式傳遞紅色基因,讓更多人了解黨史、親近英雄,從紅色精神中汲取奮進的動力。”
來源:今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