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一紙枕書
編輯|酒醬紫
五一檔匆匆來襲,電影市場開啟新一輪的比拼。
贏家究竟花落誰家?暫時還沒有分出勝負。
但熱映電影的口碑已經新鮮出爐了。
目前喜劇電影《人生開門紅》進入點映階段,評價屬于兩極分化的情況。
有人覺得笑點太尬,直呼爛片勸退,但還有人聲稱自己笑得停不下來,影片驚喜十足。
其實這兩年喜劇片真不好拍,除了沈騰、馬麗能讓觀眾買賬,其他喜劇人難以得到市場認可。
尤其是常遠像這樣并沒有多好看的代表作,很難提升號召力,看來最后的票房與口碑能達到及格線就已經不容易了。
相比之下,最有熱度的影片當屬《水餃皇后》,畢竟導演找來馬麗加盟,就自帶觀眾基礎了。
正式上映的首日,該片累計票房突破1200萬,領跑同檔期國產電影,呈現出井噴的趨勢。
然而從口碑來看,這部電影后期的票房漲勢不容樂觀,因為口碑遭到觀眾狂懟,豆瓣低星差評快要壓不住了,到底是哪里出現了問題?
01 劇情平淡,強行煽情,驚喜不夠大
《水餃皇后》講述了改革開放初期,臧健和女士(馬麗飾)帶著孩子留在香港討生活,干了不少零活后,她決定賣北方水餃賺錢,從小攤子做起,一路打拼到連鎖品牌,讓“灣仔碼頭”的名字傳遍各地。
劇情改編自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女士的真實故事,也契合了當下最有熱點的女性話題。
其實像這樣的題材,理應是一副安全牌,為什么觀眾卻不愿意買賬呢?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劇情不抓人。
人物傳記類型的影片,最忌諱將故事拍得平淡,而該片恰好就有這個問題。
從女主開始賣水餃后,基本就沒什么特別大的矛盾與沖突,即便是有人來強行制造麻煩,你也能感受到他身上強烈的工具人屬性。
而且女主一路走來,遇到不少幫助過她的人,卻將重點放在了感謝母親上。
不是說這樣拍不行,只是兩人的故事線太單薄了,無法做到讓人產生代入感。
這就好像是給你端上一盤餃子,結果沒有蘸料,餃子餡還忘記放鹽了,吃得沒滋沒味。
第二點:主題不明確。
看得出導演什么都想要拍,一會想要揭開底層困境,一會想要展現女性互幫互助,一會又要展現大時代的變遷,還安排一個日本反派來凸顯一波愛國情懷。
然而每一點都抓得不夠深入,比如女主拒絕外國老板的收購,大喊這是“中國水餃”,然而后面還是將品牌賣給外資,美其名曰走出中國,沖向世界。
你要拍商業勵志故事,那就立足于商業本身,沒必要給自己戴高帽。
而且本質上,電影依舊是商業類型的片子,想要用各種元素收割票房,又放不下自身的清高,導致內容與目的嚴重割裂。
可以說,《水餃皇后》這部電影的故事達不到觀眾的預期,既拍不出女性勵志的爽感,也沒有太深度的表達。
而且當下的觀眾其實很難在臧健和的成功學里找到共鳴。
因為社會大環境早已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找不到大眾痛點所在,終究不過是一場自我感動的笑話。
02 馬麗遭質疑,喜劇演員轉型不能走捷徑
除了故事本身得到不少差評,連最大的看點馬麗,都遭到觀眾的質疑。
作為中年喜劇女演員,馬麗在這兩年面臨轉型危機。
可她沒有賈玲另辟蹊徑的能力,也沒有張小斐這樣的好運氣,只能不斷去摸索。
其實馬麗的轉型方式很簡單粗暴,那就是放下喜劇題材,去接像《水餃皇后》這種傳統類型的電影劇本。
然而在試圖融入故事后,她自身還是有著很強烈的違和感,很難一下子就讓人忘記“馬麗”這個名字。
你會覺得在看電影的時候,知道馬麗就是在演,而不是角色本身。
所以她無論多么賣力地去哭,都達不到觸動人心的效果。
反觀惠英紅,演技就相當細膩自然。
她飾演的女房東表面上市儈又不近人情,但實際上外冷心熱。
其中有個表演細節讓人印象深刻,就是她在看到女主的孩子在看電視,就默默將自己手中的煙掐掉了。
你看,好演員的側重不在于“演”,而在于表達。
能夠通過絲絲入扣的演繹,去表達角色的多面性,完善角色的立體度,這才是真正的實力派。
在本屆華表獎上,惠英紅力壓馬麗斬獲影后之位。
一開始我也為馬麗鳴不平,但看完《水餃皇后》,才明白她與真正的影后究竟差在哪里。
影后是千人千面,每部劇都是角色本身,但馬麗始終是馬麗。
還記得在電影后期,女主事業有成,燙著大波浪卷發,穿著相當貴氣,可怎么看都有一股子“馬麗味兒”。
她如果想要轉型成功,那就應該徹底放下喜劇這條路,撕下喜劇演員的標簽,徹底跟過去告別。
否則的話,無論她演過多少正兒八經的角色,只要一部喜劇片,就可以將她在觀眾心中的印象再打回原形。
馬麗,希望你以后不只是馬麗。
03 結語
從目前《水餃皇后》的口碑來看,這部影片即便是能爆,恐怕也只會是小爆,這還是看在馬麗的國民度與路人緣。
其實在《哪吒2》火遍全球后,最應該受到觸動的一方,應該是其他中國電影。
在動漫影片不斷尋求突破的時候,傳統電影還在用老一套的方式吸引觀眾,難道不應該反思一下嗎?
正如吳京所說:“我們觀眾對于電影的審美越來越高,再拿以前陳詞濫調的東西,你再去騙觀眾,那就是自尋死路”
而且現在普通電影的故事太缺少深度了,市面上沒有好的劇本,連帶著演員都難以有發揮空間。
要知道以前的五一檔電影競爭相當激烈,觀眾們緊著看都看不過來,可現在可以選擇的影片太少了,甚至連走進影院的人數都大幅度下降。
中國電影是時候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了。
那么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